2024年04月11日
第04版:04

想享受特权服务?VIP已经不够格了,SVIP才是真“贵宾”。想听儿童音频节目?只有普通会员也不行,请先开通儿童会员——

“会员服务”花式“收割”消费者

本报记者 吕依霖 摄影报道

“怎么不能看了?”周末,家住运河区的王女士打开手机里的视频APP(右图),打算追个综艺放松一下,结果只看了3分钟,节目就“被暂停”了。

前有VIP

后有SVIP

“会员没到期吧,咋回事儿?”王女士点开屏幕弹出的小窗,仔细一看才明白,原来自己是VIP会员,只能在当天19点观看更新的最新一期综艺,而当时才15点。只有升级到SVIP,才能提前7个小时解锁内容。

“看来我的VIP不够格了。”王女士一边抱怨着视频会员“见缝插针式”的收费,一边又按捺不住想看节目的心情,最终还是选择妥协,支付30元开通了SVIP连续包月业务。“以前哪有这么多收费花样。”王女士感叹。

“现在看个视频,观看成本可高了,不想多花钱只能等。”同样痴迷追剧的潘女士告诉记者,一分钱不花,在视频平台基本是“寸步难行”,成了VIP也不见得有多少“特权”,有时一些剧集的独家花絮还是看不到。SVIP会员虽然能“任性”解锁大部分看剧权益,但别忘了,有些热门剧集还设有超前点播,要想“极致丝滑”地看剧,至少要付费三次。

视频平台的会员收费套路越来越多。记者了解到,现在不同视频平台的会员几乎都有等级之分,只不过叫法不同。除了VIP和SVIP,还有的被划分成黄金会员、白金会员、星钻会员等。初级会员的价格一般在20元—25元,再高一档次的会员价格多为30元—35元,每种会员的包年费用均超百元。不少视频平台都会借着“独家内容”“热门”“首播”等标签,引导消费者开通高等级会员。

“别以后又出个‘SSVIP’,这会员费且交不完了,我们这些消费者就一直被视频平台牵着鼻子走。”潘女士吐槽道。

限制清晰度

设置儿童会员

张先生说,因为视频会员收费套路太多,他开始转而寻找一些免费的视频。一番操作下来,有的平台也给了他“会员暴击”。

“如果不购买会员,视频无法倍速观看,这已经是最基本的功能了。”张先生表示,除了限制倍速播放功能,视频的清晰度也受到了制约,只有开通VIP,才能观看1080p的视频资源,否则只能忍受“渣画质”。

不只如此,不同的音频内容甚至也被音频平台“切割”出多条会员通道,收取相应费用。

记者在浏览某音频平台时发现,除了设有普通的VIP会员,还存在专门为孩子设置的儿童会员,两者享受的内容互不相通。即便是开通儿童会员,还有个别内容需要付费观看,这种“套娃式”的收费引来不少家长吐槽。

“之前只要购买VIP会员就能给孩子听儿童故事,自己也能听一些感兴趣的小说,现在还得多花一份钱,真是变着法儿地从我们钱包里拿钱。”家住新华区的赵女士告诉记者,她认为“会员制”至少应该有规则限制,不能任由平台设立收费名目。

事实上,记者从相关市场调查数据了解到,由于年轻父母是互联网消费的主力军。这部分人既有经济能力,又愿意为孩子买单,因此,不少音视频平台在现有的会员体系基础上,开辟了儿童收费内容专区,借此“吸金”。

最初,音视频平台刚起步时,消费者购买VIP只是为了不看广告,而现在,记者在浏览过程中发现,页面暂停时的广告、开屏广告、弹框广告一样没少,“会员”并没有满足消费者最简单的需求。

面对层出不穷的“会员收费”,有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音视频平台等的会员服务时一定要仔细谨慎,遇到不明确的公示告知等,一定要与平台沟通确认,保障自己的权益。

2024-04-11 本报记者 吕依霖 摄影报道 想享受特权服务?VIP已经不够格了,SVIP才是真“贵宾”。想听儿童音频节目?只有普通会员也不行,请先开通儿童会员——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4830.html 1 “会员服务”花式“收割”消费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