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丹 摄影报道
4月4日,春暖花开,阳光明媚。
这一天,是清明节,按照习俗,是给去世亲人扫墓的日子。
盐山县圣佛镇西李村东,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跪在父亲坟前,还未说话,早已泪流满面。
随着小伙子哭着喊出“爸,我回来看您了”,周围的人也被深深感动。
牵挂
这是一场跨越了35年的父子“相见”,遗憾的是,已是天人永隔。
小伙子名叫李玉龙,35岁,如今生活在山西省忻州市。
李玉龙的母亲是南方人,上世纪80年代嫁到了盐山县圣佛镇西李村,嫁给了村民李彩安。
怀孕7个月左右时,李玉龙的母亲带着李玉龙的父亲回了趟南方的娘家。
短暂居住后,李玉龙的母亲称想在娘家多住些日子,让李玉龙的父亲先回家。
老实的李彩安回到家,隔了一段时间,发现妻子没有回来。在那个通讯和交通都不发达的年代,李彩安又去了趟南方的岳母家,却发现找不到妻子了。
李彩安回到盐山,和家里的兄弟又一起去了南方寻找,依然没找到自己的妻子。
当时,李彩安很着急,妻子即将临盆,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
后来,李彩安听到了一个让他崩溃的消息:怀着孕的妻子去了山西。他不知道这个消息准确与否,但他想知道,妻子肚子里的孩子去了哪里。
因为没有准确的信息,再加上当时受交通和通讯限制,那个未出生的孩子成了这些年李家人的牵挂。
找家
李家人一筹莫展之时,远在400多公里外的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的一个村子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
这个男婴就是李玉龙。他的母亲从盐山县离开,在南方稍作停留,又来到了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的一户人家。
如果只是这样,李玉龙也会像多数孩子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健康成长,因为有妈妈在身边。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李玉龙的母亲在他3岁的时候,又从山西的这个家离开了,留下了李玉龙和他的继父以及刚出生不久的一个弟弟。
因为没有母亲的关爱,李玉龙从小性格比较内向。
在李玉龙7岁的时候,继父把他的身世告诉了他。
“一个7岁的孩子,其实内心接受不了这些。”李玉龙说,当时的自己总是偷偷地哭。
也是从那时起,年幼的李玉龙内心萌生了一个念头,找到自己的家,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那时候他太小,世界对于他来说太大了。走出自己所在的县城都是一种奢望,找家更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因为家里穷,15岁时李玉龙就辍学了。他先后到山西省的晋中市、太原市打工,16岁时开始学习厨师技术。
后来,李玉龙有了自己的手机,试着跟南方的舅舅联系,想通过舅舅了解自己的身世,想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一谈到这个问题,舅舅那边就没了回应。他也曾尝试找其他亲戚了解过这些问题,但也没能得到关于家的消息。
年少的孩子在外打工,受委屈是常有的事儿。“越是受委屈的时候,想找到家的念头就越强烈。”李玉龙说,有很多次,他在梦中,都在寻找自己的家人。
他也曾想向母亲打听这件事,但这些年,母亲对于他来说成了一个不确定的存在,“她可以打电话找到我,但我总也找不到她。”李玉龙说。
“孩子,你知道我是谁吗”
那边的李玉龙在找家,这边的李家人也一直在打听孩子的下落。
“那是我哥唯一的孩子,也是我们老李家的血脉。我们一家人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把这个孩子找回来。”56岁的李俊兰,是李彩安的堂妹。因为一家人比较团结,所以他们堂兄妹之间处得像亲兄妹一样。
“因为担心孩子被扔掉或者卖掉,所以我们当初想先找到玉龙的母亲。”李俊兰说,但一直找了很多年,也没找到她的消息。
2016年,年仅57岁的李彩安因意外去世,找孩子更成了李家人心头的一件大事。
“不找到这个孩子,感觉对不住我哥。”李俊兰说,毕竟堂哥只有这一个孩子。
2021年4月初的一天,李俊兰突然得到一个消息,“有孩子母亲的信息了。”
李俊兰说,当时她很激动,赶紧打电话联系。原来李俊兰的嫂子一个朋友的朋友,和李玉龙的母亲是老乡,他无意中得到了李玉龙母亲的消息。
随后,李俊兰让嫂子要了李玉龙母亲的联系方式,试着打听孩子的消息。
“结果对方传过来一张孩子的照片。”李俊兰说,“我一看照片,就确定那是我们家的孩子,因为和我哥长得太像了。”
而说起能联系上李玉龙,李俊兰说,也很巧合。“因为对方虽然没给孩子的联系方式,但她传过来的那张照片,是一个视频号上的截图,上面就有玉龙视频号的信息。”李俊兰说。
顺着这个视频号,李俊兰给李玉龙发了一条信息:“孩子,你知道我是谁吗?”对方回答:“不知道。”
当李俊兰告诉对方,自己是他的姑姑以及家人的一些信息时,网络那一端的李玉龙不淡定了。
团聚
“当时就觉得脑袋‘轰’一下子。”李玉龙说,眼泪就止不住了,“我找了这么久的家人终于找到了。”
“姑姑当时和我说,不为难我,联系与不联系都尊重我。”李玉龙说,“怎么能不联系呢?我也一直在找家人啊。”
在激动了一宿之后,稍微平静下来的李玉龙,添加了李俊兰的微信,开始视频聊天。
“那是我们第一次看见对方,眼泪一下子就兜不住了,我在这边哭,玉龙在那边哭。”李俊兰说,得知孩子这些年过得不容易,她就更放心不下了。
从那之后,姑姑和侄子之间的联系就没有间断。“刚开始,他给我讲他那边的情况,我给他介绍家这边的情况。”李俊兰说,后来他们的聊天内容就变成了每天的日常。
“这3年,我们真的是一直都在联系。”李俊兰说,她在视频里看到李玉龙抽烟了,会唠叨他别抽烟;看到他喝饮料了,会唠叨他少喝碳酸饮料;知道他没对象,也会时不时地催促他赶紧找对象……
因为李俊兰身体状况等原因,亲人在现实中相见被推迟到了今年的4月3日。
李俊兰住在天津,李玉龙先坐火车到了天津南站。一见面,姑侄俩就紧紧地抱在了一起。“找了这么多年的孩子,真正抱在怀里的那一刻,才变得那么真实。”李俊兰激动地说。
因为已经和盐山的家人联系好,4月3日下午,李俊兰开车带着李玉龙还有其他几位家人回到了盐山县圣佛镇西李村的家里。
“家里人早已做好了饭、温好了炕、收拾好了房子,等着玉龙回来。”李俊兰说,家族的近一百人,也因为李玉龙的到来聚在了一起。
在长辈们又哭又笑的拥抱中,在兄弟姐妹们的欢笑中,李玉龙真实地感受到了家人们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4月4日,在父亲坟前,35岁的李玉龙重重地磕头,眼泪止不住地流……
在长辈们的描述中,李玉龙知道了自己和父亲长得很像。他也从父亲留在世上的照片中,第一次看到了父亲。
李玉龙将父亲的一张照片,放入了贴身的口袋中。
李玉龙计划着,回到山西忻州后,先和女友把结婚的事提上日程。
李玉龙说,等一切稳定下来,或许会到沧州来发展,这样可以离家人近一些。不管怎样,他找到家了,心安了;家人找到他后,心也安了。李玉龙表示以后一定会常回家看看,因为35年了,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