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1日
第04版:04

走上迷途的少年,如何重回正轨?深陷矛盾之中的家庭,怎样找回温暖——

“拯救”

本报记者 祁晓娟 摄影报道

“请问你是小峰(化名)的妈妈吗?最近孩子怎么样?”3月21日,王红心拨通了小峰妈妈的电话。

“小峰最近状态特别好,不出去乱跑了,也不和我们对着干了。”小峰的妈妈在电话的另一头说。

作为沧州红心青少年法治活动中心的负责人,王红心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很欣慰。

让家里充满爱

王红心距第一次见小峰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如今,小峰变得不仅听话了,也不在外面“混”了。

2023年12月份,王红心和几名心理咨询师,在派出所第一次见到了小峰。

当时,小峰坐在他们面前,低着头,一言不发。

王红心发现,这名不满16岁的少年虽然身高已经长到了一米八,但一脸的稚嫩。

小峰因为打架进了派出所。王红心从民警处了解到,别看小峰年纪小,却有着打架、伤人等劣迹。

小峰的爸爸坐在一旁,王红心先跟他了解孩子的情况。

在小峰爸爸的口中,小峰身上有着“叛逆”“爱打架”“不听话”“学习不好”等标签。

小峰爸爸说,最近这几年,孩子天天跟他顶嘴,有一次两人甚至动了手。

和小峰爸爸聊完,王红心开始和小峰聊。小峰虽不善言谈,但是面对她提出的问题也不抗拒。

在孩子的话语中,王红心能明显感受到这个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说起自己的爸爸,小峰说,爸爸对他不是冷嘲热讽,就是拳打脚踢。

小峰在学校经常因为打架被叫家长。每次回家,他迎来的都是父母的责骂。

这一次,小峰因为打架进了派出所。

在谈话中,小峰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后悔。王红心觉得,想要让小峰有改变,他的家人非常关键。

王红心和小峰爸爸聊了一个多小时。王红心告诉小峰爸爸,孩子的行为上有着家长的影子。家长从小对孩子没有耐心,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变成一个暴躁的人。

要想孩子改变,家长首先要改变。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有爱心,要看到孩子的优点,把家营造成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家是孩子的避风港,父母是孩子的后盾。一个温暖的家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学习,家长也需要学习,粗暴地对待孩子只能适得其反……”

听了这些话后,小峰的爸爸陷入了沉思。

王红心对小峰说:“你只要改变,一定会是另一番模样,而且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

王红心看到,这个时候,小峰的眼睛一亮。

这一段时间,王红心得知小峰有了巨大的改变,他已经去一家技校上学了。王红心还在持续关注着小峰的学习和生活。

小强的心愿

3月21日,王红心又开始忙给小强(化名)找爸爸的事儿。她在网上找资料,给户籍民警打电话……希望能得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小强是王红心帮扶的一名青少年。

今年1月12日,王红心第一次见到小强。当时,小强因为盗窃进了派出所。他背挺得很直,坐在凳子上,低着头。

王红心了解到,小强已经被原来的学校开除。被开除后,他又参与盗窃,还在校园周边截住同学索要钱财……

一开始,小强并不愿意和王红心说话。

王红心也不着急,问小强有什么爱好。小强说:“玩手机游戏。”

“你喜欢玩什么游戏”“喜欢吃什么”“有好朋友吗”“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儿是什么”……王红心和小强聊了很多。她明显感觉到,虽然小强还是低着头,但他正在慢慢打开心扉。

“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你如果一直‘混’下去,以后会是什么样呢……”

谈了一会儿后,王红心问小强:“阿姨说的话你听进去了吗?”

小强点点头,眼睛湿润了,对王红心说:“我听明白了。”他还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不会再犯。

在聊天中,王红心了解到,小强很小的时候,爸爸外出打工失去音信,妈妈改嫁了。小强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今年2月份,王红心和志愿者买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准备到小强家探访。

因为起初不认识小强的家,王红心给小强奶奶提前打了电话。

车刚到村头,志愿者就看到小强在村口等着大家。

小强把大家迎进门后,小强的奶奶激动得哭了。小强的奶奶腿脚不好,走不了路。她说:“小强的爷爷外出打工了。我和老伴儿也心疼孙子,但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小强对王红心说:“阿姨,我已经不在外面‘混’了。”

大家聊了一会儿,小强吞吞吐吐地有话要说。

王红心鼓励他说出来。

“阿姨,您是警察,能帮我找找爸爸吗?”

“好的,我一定努力,帮你找爸爸。”听到王红心的回答,小强笑得很开心。

王红心问清了小强爸爸的基本资料,还和小强加了微信好友。王红心告诉小强,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她。

与妈妈“和解”

王红心见到小翠(化名)的时候,她已经半年多没有去上学了。小翠刚刚14岁,因为和同学闹矛盾,说什么也不去上学了。

“我实在不知道拿孩子怎么办了?”小翠的妈妈很无助。

王红心和志愿者开车来到小翠家。

“这个农家院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干净整洁。”王红心说。当时,小翠和她的妈妈虽然都在家,但母女俩谁也不理谁。

经了解,小翠的妈妈在村里务农,小翠的爸爸干装修生意,经常去外地干活,小翠的哥哥在天津打工。

小翠自从不去上学后,沾染了不少恶习,因为盗窃进了派出所。

小翠的妈妈说起小翠的种种叛逆行为,掉下了眼泪。

在聊天过程中,小翠说起爸爸妈妈经常打她,这让她感到恐惧。

王红心决定先和小翠妈妈聊一聊。“大姐,我也是一个母亲,特别了解你的不容易。”王红心说,“你作为一个母亲,必须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你要让她完成初中的学业……”

小翠的妈妈抹着眼泪说,她作为母亲,在教育孩子上的确有缺失。之后,小翠的妈妈还向心理咨询师咨询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王红心也单独把小翠叫到了一旁,跟她谈了选择朋友的重要性,并对她说,父母对她的爱是很深的,只不过是教育的方法有问题……

“你们母女俩多长时间没有拥抱过了?”一名志愿者说。

母女俩都有点不好意思。

在大家的鼓励下,母女俩拥抱在一起。两人解开了心结,大哭了一场。

帮助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

一名王红心曾帮教过的孩子给她发信息:“王阿姨,我不想要手上的文身了,你可以陪我去美容院吗?”王红心陪着她去了美容院。激光打在孩子手上,孩子疼得直发抖。王红心握着孩子的手,给她支持和鼓励。

一名辍学的女孩说自己是“冷血动物”,不相信任何人……王红心给她看了志愿者这些年的帮扶照片后,她很是触动。之后,她们互相加了微信,一有时间就聊聊天。现在这个女孩已经上班、结婚、生子。

王红心能够清楚地回忆起很多孩子的情况,有离家出走的叛逆少年,有茫然失措的辍学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不同,她需要为每个孩子制订帮教方案。

“这些事儿,我一个人是做不完的。”王红心说,她特别感谢沧州红心青少年法治活动中心的志愿者。

沧州红心青少年法治活动中心有200多位志愿者,其中有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律师、教育工作者等。他们对青少年给予走访慰问、心理关爱、学业辅导和心愿收集等常态化帮扶援助工作,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

“这些志愿者有的冒着大雪去走访,有的除夕还在进行心理辅导,有的捐钱捐物……”说起这些志愿者的无私付出,王红心很是感动。

王红心的电脑上记录着志愿者的帮教经历。他们至今已经帮教过300多个孩子。“帮助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我们会把这项工作继续干下去。”王红心说。

3月28日,王红心又接到了求助:孩子以前学习成绩不错,可这段时间玩手机成瘾,家长已经心力交瘁。用家长的话说,孩子就像“中了邪”,一句话也听不进去,还跟家长“冷战”……

王红心拨打了心理咨询师刘娜的电话。志愿者会尽快到这个家庭了解情况,及时提供帮助。

王红心耐心开解孩子

帮助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

2024-04-01 本报记者 祁晓娟 摄影报道 走上迷途的少年,如何重回正轨?深陷矛盾之中的家庭,怎样找回温暖——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3859.html 1 “拯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