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慧 本报通讯员 刘黎明 张丽娟
近日,孟村的张某拿到了邻居李某送来的医疗费后,与李某握手言和。
原来,李某养的猫到张某家“串门”时,与张某养的宠物猫“打架”。为了终止两只猫的“战争”,张某便开始“拉架”。不料,他被李某家的猫绊倒受伤。
为索要医疗费,张某与李某打起了官司。后经孟村法院法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调解,李某和张某达成和解,李某赔偿张某1.4万元。
见两猫发生“战争”
“拉架”时意外受伤
2022年年底的一天晚上,孟村的张某吃完晚饭,牵着自家的宠物猫在院子里散步。突然,一只猫窜到院中,并与张某的宠物猫撕咬起来。
张某连忙试图将两只猫分开,不料却被前来“串门”的猫绊了一脚,重重摔在地上。
经医生诊断,张某手腕和肘部骨裂,需住院治疗。张某共住院治疗12天,花费医疗费约1.8万元。
为了找到“肇事猫”的主人,张某出院后调取了院内的监控视频进行查看。张某查明,到自己家中“串门”的猫是邻居李某家的。
随后,张某几次找邻居李某索要医疗费,但李某始终对张某被自家猫绊倒受伤一事不认可,拒绝支付医疗费。
双方闹上法庭
庭审中各执一词
去年8月,张某无奈之下将邻居诉至孟村法院,要求李某赔偿医疗费约1.8万元。
孟村法院法官魏岩接手了此案。法官多次调解,张某与李某始终未达成协议。
随后,法官按照法律程序安排了庭审。在庭审中,法官认为,李某作为肇事猫的饲养人,理应对猫进行有效看护和约束。李某未能有效约束自家的猫,导致张某被绊倒受伤,李某未尽到看护管理责任,应当对张某受伤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在庭审过程中,李某表示,张某被猫绊倒摔伤,与他无关。且张某没有证据证明两只猫发生过撕咬,也没有证据证明张某受伤是他家的猫造成的。
针对李某提出的一系列说法,张某向法庭出示了监控视频和相关证据,证明李某的说法是错误的。
多方联调
当事人握手言和
法官经审理认为,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本案中,李某未对自己饲养的猫进行约束,导致张某在两猫撕咬过程中受伤,李某应对张某的伤情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在此事件中,张某并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不应承担责任。
此案虽小,但牵涉到邻里关系。法官觉得,自己应该在办好此案、修复邻里关系的同时,提高双方的法治意识。
休庭后,法官邀请了张某所在社区工作人员到法院参与调解。在调解室,法官和社区工作人员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说法,播放了事发时的监控视频,明确了张某与李某争议焦点。
随后,法官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背对背的方式对双方进行了调解。经过两个小时的耐心调解,张某与李某自愿达成和解,李某当场赔偿张某1.4万元。
在法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见证下,这对邻居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