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圣哲)3月15日,新世纪小学开展春季研学实践活动,100多名学生前往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大学、自然博物馆,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实践感受真知。
第一站,学生们来到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一艘大型船舶映入眼帘,学生们在研学老师的讲解中得知,这是1992年承担邓颖超骨灰撒放任务的“新海门”号船舶。主展馆和仿建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展区,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的生平事迹、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思想贡献等。一件件藏品生动地展现了两位伟人光辉灿烂的一生,学生们无不被他们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所打动。学生们还在广场上齐声朗读《少年中国说》,感情饱满、铿锵有力地表达着中国少年发愤图强的精神与宏愿。
接着,大家来到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实地探访令人震撼的“地震大装置”。在这里,学生们近距离了解了“人造地震”的原因、意义等科学知识,身临其境地品味世界前沿科技的魅力、体会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此外,学生们还参观了北洋纪念亭,了解了天津大学的百年历史沿革,感受到了大学校园的充实与美好,坚定了追逐梦想的信念。
最后一站,学生们游览了天津自然博物馆。踏入博物馆大门,迎接大家的是恢宏壮观的“龙的时代”,巨大的恐龙骨架标本令学生们惊叹。二楼展馆则从无机物到原核生物,再到多细胞生物的出现,以丰富的标本、图片、场景复原,讲述了生命演化的故事……学生们徜徉在各个展区,被各种“怪兽”吸引,在欢乐中学习了不少知识,潜移默化中激发起对自然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