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岗传说
东光二郎岗传说是充满神奇色彩、寄托人们情感的民间传说。 2008年,东光二郎岗传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郎神”杨戬,在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是一位斗智斗勇的威武之士;在戏曲艺术片《宝莲灯》中,他又是一位破坏妹妹幸福婚姻的封建礼教捍卫者;而在东光大地上流传的故事中,他则是一位与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同等重要的传奇人物。他担山赶太阳、降妖又服魔、治水平灾患,深受人们爱戴。
在东光县城普照公园内,有一座近10米高的土岗,这里便是二郎岗。远远望去,这个土岗宛如一幅淡泊明志的山水画,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静静地矗立在天地之间。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岗上,仿佛给这片土地披上一层金色的光环……
二郎岗的来历
1
东光古称“观州”,自设县以来已有2000余年。这里人文古迹众多,流传下来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与美丽传说,二郎岗传说便在其中。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郎岗传说传承人匡淑玫的讲述下,二郎岗的传说故事展现开来……
“关于二郎岗的由来,有一种传说与东光的铁佛有关。”匡淑玫说,传说铁佛从大运河飘至东光码头后,人们不知道怎么把偌大的铁佛弄上岸。因二郎神力大无比,正好担山赶太阳途经东光,便把铁佛背起来,放到东光城内一口井上。在此地休息时,二郎神把鞋子里的土磕倒出来,便形成了一个长140米、宽65米、高8米的土岗。后人为了纪念二郎神背铁佛之功,取名“二郎岗”。
还有一种传说,二郎神是在开天辟地之时出现的。他力大无比,且神通广大。为了测试太阳的光热程度,把太阳安置在适当位置,给人们送去光和热,他开始了担山赶太阳的征程。他越过昆仑、跨过河套、飞跃太行山,把太阳赶至旸谷。当行至东光城南休息时,二郎神发现东光大地濒临大海,地势低洼,水患无穷。为了解救这一方百姓,他便把一只鞋里的土倒出来,抛向大海。顷刻间,海水倒退数里,露出一望无垠的沃土。接着,他又把另一只鞋里的土倒在休息的地方,形成了一座土岗,后人取名“二郎岗”。
据《东光县志》记载,二郎岗又名“护邑岭”,明嘉靖十三年由李政捐资兴建,嘉靖四十一年李义又加以修缮。岭上的永清观历经200余年,兵燹灾害,风雨剥蚀,殿宇濒临倾颓。清乾隆二十六年邑人马永图增屋建宇,广植松柏,永清观始为壮观,庄鹏举为此撰写碑文以示纪念。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二郎岗庙会,十里八乡的民间花会竞相登岗,观者摩肩接踵,盛况空前。
“那时候,老百姓都纷纷赶来拜祭二郎神,祈求赐福庇佑。所以,二郎岗传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和向往。”匡淑玫说。
挖掘“坐地杨”
2
“现在大家看到的建筑,是20世纪90年代初重建的。”匡淑玫说,二郎岗上的建筑由牌坊、山门、永清观、清源妙道真君殿等组成,布局严谨、精巧玲珑。
大殿内二郎神塑像是扶膝而坐的。那神态悠然却不怒自威。哮天犬机警地蹲在一侧,昂首吼哮。塑像右侧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左侧为一杆三尖两刃戟。两旁则是二郎神的同门兄弟陈奇、郑伦的塑像,也就是民间传说的哼哈二将。这一组雕塑结构紧凑,突显了二郎神的神勇之气。
今年55岁的匡淑玫是听着长辈们讲述二郎岗传说长大的。她自幼对二郎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加工作后,她作为文化学者,带着探秘的心理,多次到古属东光县、今属阜城县的大杨庄村,实地考察采访。“听村里的老人说,杨二郎是‘坐地杨’,也就是传说中的杨二郎是本村人。我听他们讲的代代相传的二郎神杨戬的故事,感到非常有趣,就想着把这些美丽的传说写成书。我整理的二郎岗传说故事,被收录在《东光民间故事集成》中,还有关于二郎岗的部分诗文,也收录在我编著的《历代东光诗抄》一书中,被省文史资料库收藏。”匡淑玫说。
为了挖掘杨戬出生于东光的传说和二郎岗遗址,她还多次到二郎岗旧址和现址实地考察,与文旅局工作人员进行探索,了解二郎岗的情况。
“现在,县城西关外还有老二郎岗的遗址。这应该就是老二郎岗确实存在的物证。”匡淑玫说。
在这个基础上,匡淑玫多次与专家学者探讨,将东光二郎神与古代神话二郎神进行对比,得出了二者为同一个“人物”的结论。她又综合二郎岗的有关资料制作了专题片《神勇二郎》《传奇神岗》等,播出后受到一致好评。
传说影响几代人
3
在匡淑玫的引领下,登上47节台阶来到岗上,便看到了牌坊上面绘制着的“老子研教图”“紫气东来图”“渡吕图”。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欣赏一下。老子研教图上画的是老子和他的弟子们在一起。紫气东来图‘讲’的是老子带一童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的故事,后人用紫气东来象征着吉祥、平安……”匡淑玫说,“这牌坊的背面,写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就是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不能小看,它往往能够驾驭天下最坚强的东西,告诉世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不要轻易放弃……”
过了牌坊往里走,那一座座石碑、一幅幅壁画、一行行文字,都在讲述着神奇的故事。
人们不禁感叹,一个二郎岗的传说,竟然蕴含着如此多的智慧。
在石凳上稍事休息的工夫,匡淑玫指着两棵树说:“大家看这树的枝丫弯弯曲曲,极富特色,像不像传说中的龙爪,这叫‘龙爪枣’。相传,当年东光遭孽龙造成的水患,二郎神抓住孽龙后,砍掉了它的两个爪子。随着一声惨叫,孽龙的身子化成树干,龙爪就落在树干上化作了屈曲盘旋的树枝。后来,这两棵树就长成了现在的样子。”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龙爪枣是我们东光土地上孕育出的植物,独特的造型为景区增添了色彩。应该说,这也是我们东光人杰地灵、土地肥沃的一个真实写照吧!”匡淑玫笑着说。
这神奇的二郎岗传说,是东光人民智慧的结晶、生活态度的写照。沿着小路漫步,感受着脚下土地的坚实与厚重,仿佛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智慧,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痕迹上,每一步都沐浴在美丽的传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