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9日
第06版:06

没有花哨的理发工具、不推销充值卡、多年不变的“5元一位”……

赵欣才的“刀光剪影”

来这里“打卡”的都是老顾客

摊位不大但人气很旺

每天打扫摊位卫生

本报记者 彭爱 摄影报道

城市繁华的背后总会有一些角落,像是被时光摁下了暂停键。路人忙忙碌碌地奔波。有那么一群人似乎是被遗忘了一般,躲在清静的一角。

赵欣才是一名理发师,他的“理发店”简陋得只有一辆电动三轮车,就在市区开元南大道和鲸川路交叉口东北角。一把剪刀、一个凳子、一面镜子、一块围布,是他工作的全部家什儿。简陋设施却丝毫没有影响理发的生意。车上摆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理发5元”和联系电话,将赵欣才的生意广而告之。伴着马路上的熙熙攘攘,他的剪刀咔嚓咔嚓地作响。记者在采访时,多次被来理发的顾客打断。客人大多都是回头客,对他的手艺都赞不绝口。

误打误撞入行

“赵师傅,帮我剪一下刘海儿。”路边一家美甲店的店员走出门,对站在路边的赵欣才说。几分钟后,店员满意地照着镜子,刚想掏出手机扫码付费时,赵欣才摆手拒绝了,“就是几剪刀的事儿,不用给钱了。”他乐呵呵地说。

赵欣才今年53岁。他干过装修、做过保安、送过货,他成为一名理发师,纯属是误打误撞入的行。2019年,赵欣才因为身体原因辞掉了保安工作。“我有腰椎间盘突出,干不了重活。还有脑供血不足的毛病,经常头晕。辞职在家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骑着电动三轮车送货。”赵欣才说,当时他正在路边准备送货,无意间瞥见有家理发培训学校在发宣传单,宣传单上说可以帮助失业人员进行免费的理发培训。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赵欣才报名参加了理发培训班。

培训时间只有一个月,赵欣才没有任何理发的基础,又是班里年纪最大的学生,他只能比别人更努力。为了能尽快掌握理发的手艺,他每节课都认真听讲、详细做笔记。下课后,他反复琢磨老师讲的每一个细节。回家后,为了巩固课上老师讲的内容,他又拿家人练手。

虽然只学习了一个月的理发课程,赵欣才却扎扎实实地掌握了老师教授的理发手艺。他第一次出摊在路边理发时,心里慌得不行,但手上的剪刀却拿得很稳。直到理完发,顾客露出满意的表情,赵欣才才长舒了一口气。

从那之后,赵欣才的街边理发摊一摆就是4年多。虽然一年下来赚不了多少钱,但他始终放不下这门手艺。

理发一次5元

“就你这手艺,哪怕是收8元、10元都可以。”一些经常来光顾的老顾客建议道。赵欣才想了想,还是没改车上的那块招牌。“说了5元就5元,不能因为顾客多就趁机涨价,这样会寒了老顾客的心。”赵欣才说。

几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发型,赵欣才一律只收5元。实惠成了他这个小摊位的招牌,不少顾客一开始都是冲着价格便宜来这理发,“在这儿理过一次发之后,我就再也没去过理发店,赵师傅不仅手艺好,收费还便宜。”市民张先生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地赶来。坐下之后,两人没有过多地交流,赵欣才便开始动手修剪起来。10分钟后,镜子里的张先生变得精神多了。

虽然收费不贵,但是赵欣才的手艺却没有“打折”。记者看到,每一位顾客来理发时,大多没有花里胡哨的理发要求,除非是想换新发型,但很多时候都是顾客跟赵欣才说一句“老样子”,两人就默契地不再过多言语。

“每个人的头型、气质都不一样,我会根据每位顾客设计符合他的发型。”赵欣才说。

理发摊·象棋桌

张浩是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2022年夏天,他无意间看到了赵欣才的街边理发摊。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坐了下来。张浩本以为这样的理发师可能会给他剪出个“土气”的发型,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跟在理发店里花几十元剪的发型没什么区别。”张浩回学校后兴奋地跟同学们说道。从那以后,张浩成了赵欣才街边理发店的老顾客。张浩不只是自己来理发,他的舍友也常常跟着他来赵欣才这里理发。

50岁的李先生一直在赵欣才这里理发,之前他去了不少理发店,不是理发价格太贵,就是剪的不好看。有一次,李先生路过赵欣才的街边理发摊时,看到有三四个人围在一旁等着理发。想到自己的头发长了,正好也该剪一剪,他便走了过去。从那之后,李先生每隔一个多月就会来赵欣才这里理发,4年来,他的发型一直保持着赵欣才给他设计的样子。“每次理完发,我都不用照镜子。”李先生说。

80多岁的张女士在荣盛锦绣天地小区住,家门口也有不少理发店,但是每次都要走过一个十字路口来赵欣才这里理发。前段时间,张女士摔伤了腿。养好伤后,她便拄着拐来赵欣才这理发。张女士虽然是满头银发,但在赵欣才的修剪下,显得精神矍铄。

“赵师傅,您能来我家为我父亲理发吗?”市民陈先生问的时候,赵欣才正在忙着为顾客理发。“我不在这里,有顾客来了就找不到我了。”赵欣才解释说。陈先生告诉赵欣才,自己父亲也是他的老顾客,前段时间不小心摔伤了无法外出,已经3个多月没有理发了。听到陈先生的解释,赵欣才忙完手里活儿,收拾了几样理发的工具,便跟着陈先生去家里为他父亲理发。“凡事有特殊嘛,咱不能伤了老顾客的心。”赵欣才的周到服务让陈先生的父亲啧啧称赞。

家住运河区凤凰城B区的孙女士也是赵欣才的老客户。熟悉了之后,孙女士也提出想让赵欣才上门为家里老人理发。她家老人因为行动不便,一直都是家里人为她理发,因为手艺生疏,每次理完发老人都不满意。听孙女士说到老人每次理完发都不开心,赵欣才二话不说便拿着工具跟孙女士去她家里为老人理发。“理完发后,老人拿着镜子照了半天,一直笑着跟我说‘谢谢’。”赵欣才说。

每次理完发,赵欣才都会将散落一地的碎发打扫干净,“不能给环卫工人添麻烦。”赵欣才说。人好、手艺好是很多顾客对他的评价。在他的理发摊旁有一张象棋桌,一些老顾客即使不理发,也会来这里跟赵欣才聊聊天、下下棋。赵欣才喜欢和朋友们下几盘棋。在这里,他结交了很多新朋友。

他的摊位四周总是围绕着一群人。大家围在摊位旁,晒着太阳、聊着天,但他的摊位总是热闹的。路上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行人脚步匆匆,赵欣才一直坚守着他这方小天地。“只要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赵欣才说。

2024-03-19 没有花哨的理发工具、不推销充值卡、多年不变的“5元一位”……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2250.html 1 赵欣才的“刀光剪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