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玩具车到笔记本电脑,在新华区榕城世家小区王颖颂家中,只要是让王颖颂感到好奇的物件,都被他拆了个遍。
由于从小练习“拆家功”,14岁的王颖颂如今已成为一名“修理王”。爸爸拿回来的坏钟表、同学家的故障缝纫机……经他修理后又焕发生机。他还改装旧玩具,自制电风扇、小夜灯,将各种“废物”玩出了新花样。
“拆家王”
“这是我前几天提纯的地碱。我从老家带回农田里泛白的土,提纯后得到了一块漂亮的白色晶体,后来晶体又变成了这些粉末。”拿起一个透明玻璃瓶,王颖颂慢慢介绍着。
14岁的王颖颂是沧州市第十六中学的学生。一说起自己做过的改装、实验,看上去有点腼腆的他变得健谈起来。装着地碱的玻璃瓶和其他大大小小的玻璃罐、萃取瓶一起摆放在王颖颂卧室的飘窗上,那里是他的“一号实验台”。旁边墙上挂着的钟表,曾经就在这个“实验台”上重获新生。
王颖颂小时候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只因好奇“汤姆猫”玩具为什么会重复他说话,还在上幼儿园的他拿起砖头就将“汤姆猫”砸烂了。
这种“熊孩子”行为没有被王颖颂的父母制止。得知孩子是因为好奇才如此后,做设计工作的爸爸直接送给王颖颂一套螺丝刀。父子俩一起研究七零八落的“汤姆猫”,王颖颂也第一次知道了电路板和LED灯。
在父母的默许下,王颖颂拆的物件越来越多。玩具车、鼠标,甚至连旧笔记本电脑都被他拆了。虽然拆完也有装不上的时候,但在这个过程中,王颖颂学到了不少电路知识。
“维修工”
有了“拆家”的爱好,王颖颂四处留意被人丢弃的旧玩具、旧家电。他不仅试着修理,还从中“淘”到不少有用的零件。
有一次,父亲拿回一个坏了的旧钟表。王颖颂拆开后捣鼓了一番,发现问题出在表芯上。后来,他给钟表换了一个花几元钱买来的新表芯,钟表就修好了。王颖颂特别高兴,将这块表挂在了卧室墙上。几年过去了,这块表还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同学们知道我的爱好,会把有故障的玩具、电器送给我。”王颖颂说。别人收礼物,起码得能用,但王颖颂收到的很多“礼物”是坏的。
上小学时,一位同学送给王颖颂一台有故障的小型缝纫机。王颖颂三下五除二拆开了缝纫机,发现只是齿轮坏了。他到网上多番对比,买回一个九齿齿轮安上,修好了缝纫机。不过,因为家里没人会用缝纫机,王颖颂又将缝纫机拆了,将里面的电机、齿轮、导线等留下来,放进装各种零件的箱子里。
以“好”换“坏”
王颖颂的玩具没有玩坏的,都是被他“拆烂”的。那些从玩具上拆下来的废旧扇叶、电路板和开关都是他的宝贝。
王颖颂改造的第一个小玩具,是将乐高积木拼装的汽车改造成了电扇。
这个电扇的外壳是乐高汽车,里面的电机和导线来自有故障的玩具火车,扇叶来自一个坏了的木制玩具,开关则用了家用电饭锅开关。接上电池,一个简易小电扇就诞生了。
王颖颂小学毕业那年,学校组织“跳蚤市场”。他发现有位同学带来了出现故障的遥控汽车。“车坏了,里面的遥控装置不一定坏。”王颖颂高兴地用自己的恐龙玩具换回了那辆遥控车。回家后,他利用遥控汽车的遥控装置将普通的手动小风扇改装成了遥控电风扇,并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老师。
不久前,王颖颂逛玩具商店时,仅用10元钱就买回了两架电路板损坏的遥控直升机。回家后,他把遥控直升机大卸八块,留下了里面的电机、导线和小灯泡。
有一次,王颖颂外出时,看到别人弃之不用的空气净化器。他立刻就拆卸起来,将里面的扇叶抱回家。
有拍摄功能的遥控车、节能小电灯、根据开关设置可以变换颜色的灯泡……这些年,王颖颂改装了数十件玩具、小电器。
最近,王颖颂又将好奇的目光投向了“交叉双向绿波交通控制系统”。他有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做一套模拟信号灯,演示给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