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8日
第04版:04

范占良从2015年开始就在学校、广场等地教人们急救知识,先后培训的5000多人取得了救护员证。这些人因为掌握急救知识,救了30多人的命——

“急救队长”

本报记者 张丹

急救示范

范占良走进学校普及急救知识

3月14日一早,范占良就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急救培训做准备。

参加这次培训的是献县一家企业的工作人员,人数为50人。

培训是免费的,而这样的培训,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一期。

范占良说,这是他所愿意看见的。

一次偶然救了一条命

47岁的范占良是献县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队长,宣传急救知识近10年。团队现有200多名志愿者。

范占良年轻时当过兵。当初,他是部队上的卫生员。

最初的急救知识,就是他在部队上当卫生员的时候学的。

范占良说,这说起来得是20多年前的事。

当时,他正在部队卫生所上班,接到家属院打来的电话,“我姑姑晕倒了,你们快来救她。”

在确定了病人家位置后,范占良和战友赶紧跑到了病人家中。

“因为家属院离卫生所非常近,所以我们很快就到了。”范占良说,晕倒的是一位军人家属。

范占良简单询问了病人情况后,为病人做了心肺复苏。

几分钟的急救操作下来,病人慢慢睁开了眼。范占良长出了一口气。

随后,他和战友又把这名病人送到了医院。

在医院,医生说,病人是因为心脏骤停导致晕倒,范占良的急救,为挽回病人的生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范占良说,那一刻,他感到非常自豪。

也是因为那一次救人,部队上很多人要跟他学急救知识。

“因为懂急救知识,我当时收了很多小徒弟。”虽然已时隔20多年,可说起这些事儿,范占良依旧掩饰不住嘴角的笑容。

“赶鸭子上架”

2008年,范占良回到献县工作。

为了防止自己将急救知识淡忘,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复习”一遍。

因为懂急救,再加上热心肠,范占良加入了当地的爱心组织。

2015年初,他加入了沧州蓝天救援队。范占良说,加入蓝天救援队后,他目睹了几次溺水事故,也因为懂急救知识,救过溺水的人。

那一年,他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到学校、社区里去普及急救知识,让更多人懂急救,这样就可以救更多人的命。

当时的范占良觉得自己口才不好,“操作没问题,但讲起来困难。”

于是,他就找了和他经常一起献爱心的两名老师和一名导游,组团去讲急救知识。

“他们口才比较好,我实操比较好,这配合,完美。”范占良说,队伍初步成立了,可去哪讲急救知识成了难题。

范占良想去学校讲,他联系学校时,遭到了校方拒绝。

为了能去讲急救知识,范占良开始“找关系”。

“一托二、二托三,最后人家校长还是看着‘关系’的面子让我们进去了。”范占良说,当初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候,这样的拒绝他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

2015年年底,两名老师因为学校里的工作任务,无法再跟范占良一块去宣传急救知识。

算是“赶鸭子上架”,从那开始,范占良就自己讲课。“一场场积累下来,口才也练得好点儿了。”范占良笑着说。

慢慢地,知道范占良宣传急救知识的人多起来。有些人带着好奇心,想了解一下急救知识,看看范占良怎么讲课。

“我讲急救知识,分为普及培训和救护员培训两种。”范占良说,普及培训就是简单的知识讲解和操作,而救护员培训是通过培训,让人们可以通过考核取得救护员证。

对于走进救护员培训课的人来说,范占良讲课很仔细,考核也非常严格。

王春海就是曾经跟范占良学急救知识的人。因为范占良考核严格,王春海跟范占良吵过很多次。

可当王春海拿到沧州市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证后,他就成了范占良的队友,跟着范占良到处去讲急救知识。

5000多人取得救护员证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急救知识,从2018年开始,范占良将“这一课堂”带到了献县的文化广场。

几乎每周的周末早上,在文化广场上都能看到范占良的身影。

将“假人”往地上一放、横幅一拉,范占良和志愿者就开始招呼路过的人,要给他们讲急救知识。

范占良说,刚开始,因为这个,他们没少遭白眼。

有人看他背个“假人”拿眼神瞥他;当他叫住人家要教急救知识时,也有人说他“闲的”。

“万事开头难,开了头就容易了。”范占良这么安慰着自己和同伴。

果然,后来,范占良再在广场上招呼路人讲急救知识时,有人停下脚步听他说了;有人站在那看了;有人跪在地上开始跟着他学习了……

再后来,他在广场上讲急救知识,能有200多人围着看,争着想动手试试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意识问题。”范占良说,跟路人说急救知识,很多人不屑于听,“但跟他们说学会这个,可以抢救心脏骤停的人、可以抢救溺水的人时,人们就有了兴趣。”

有人在广场听得有兴趣了,就会在范占良这里报名,到他的课堂上再去进一步学习。

范占良也带着志愿者进社区讲急救知识。

有一次,范占良在社区讲急救知识时,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拉着范占良非要好好学学。

因为老人身体不太好,所以范占良委婉地拒绝了老人。

“当时老人就落泪了。”范占良后来才得知,原来老人的老伴就是因为心脏骤停抢救不及时死亡的。

老人的举动,也让范占良觉得,他要更加努力,让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识,“因为关键时刻真可以救命”。

范占良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这些年,范占良和志愿者进学校、进工厂、进社区培训以及组织返乡大学生培训。5000多人通过培训取得了救护员证。

救了30多人

范占良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打来电话求助。

这些年,范占良也没少在半夜里接到电话。

刘刚跟着范占良学习,并取得了救护员证。

有一次夜里,刘刚在回家途中,看到一起车祸。车祸中一名司机昏迷、腿部受伤。刘刚打了120后,就打通了范占良的手机。

因为取得救护员证的时间已久,再加上伤员情况比较复杂,刘刚需要跟范占良确认一下再施救。

在范占良的指导下,刘刚给这名伤员进行了急救处理。

120工作人员赶到后,对刘刚的急救做出了肯定,说他救助伤员很及时。

献县当地一所学校的老师刘莉莉,取得救护员证才一个星期,就在学校里碰到一个紧急情况。

一名低年级的学生上课时,不小心把铅笔上的橡皮头卡在了气管,怎么咳也咳不出来,脸憋得通红。

刘莉莉看到后,用刚学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孩子口中的橡皮头弄了出来。

跟着范占良学急救的张振刚在饭店吃饭时,看到邻座上的一个人突然倒在地上。

张振刚向对方朋友说明情况后,对倒地的人进行了心肺复苏。

经过张振刚一番抢救,倒地的人醒了过来。

范占良说,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比如经我们培训取得救护员证的大学生,在返校途中,对突然晕倒的人进行了急救……”

范占良说,他们救过的人数,他简单了解了一下,有30多人。

这仅仅是他能了解到的情况,范占良说,肯定还有很多人救了人,但他没得到消息。

现在,也有南皮、东光等其他县市想要学急救知识的人,专门找到范占良,想上培训班。

从当初“找关系”去宣传急救,到现在人们积极上他的培训班,范占良说,只要他还能干得动,就要一直把这项工作干下去。

他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就是通过他和志愿者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懂急救知识,“尽最大努力,挽救每一条生命”。

(本版图片由范占良提供)

2024-03-18 本报记者 张丹 范占良从2015年开始就在学校、广场等地教人们急救知识,先后培训的5000多人取得了救护员证。这些人因为掌握急救知识,救了30多人的命——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2137.html 1 “急救队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