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研究生招生和就业过程中,唯学校“出身论”的现象一直存在。
“第一学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的能力和素质,但这不过是阶段性学习的注脚。如果将其作为衡量人才的硬性指标,并不精准。
不破除这堵学历的高墙,用人单位干事创业、选贤任能的机制都将受到掣肘。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