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是孟村法院吗?我有线索向你们提供……”近日,孟村的一名群众给孟村法院法官打去电话,提供了“老赖”张某的线索。
原来,孟村的张某向朋友李某借钱后,不按约定还钱被李某起诉。输了官司后,张某不履行法院的判决,还藏了起来。孟村法院与李某联手,通过悬赏的方式,很快找到了躲藏的张某,促使案件顺利执结。
不按约还钱
被朋友起诉
2020年9月,孟村的张某因做生意需要向朋友李某借款8万元。两人约定:张某10天内还清这笔借款。
10天后,张某只还了李某1万元。对于剩余的7万元,张某给李某写了一张借条。但张某并未履行借条上的约定,一直未还剩余的7万元借款。
见张某不还钱,李某只好主动向张某催要借款。多次催要无果后,2021年11月,李某将张某起诉至孟村法院。
2021年12月,孟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调解。在法官的调解下,张某与李某达成调解协议,约定张某10日内归还李某借款7万元。
然而,张某再次失约,并没有将钱还给李某。2022年6月,李某向孟村法院申请执行。
“老赖”下落不明
案件执行被迫中止
在执行过程中,孟村法院执行法官吴玉超首先通过法院的执行查控系统查询了张某名下的财产。法官发现,张某名下没有存款,银行账户也早被冻结。张某名下有两辆车,但都已达到报废的标准,没有执行价值。
张某因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义务,被孟村法院司法拘留。张某还了5000元后便下落不明。
在随后的执行过程中,法官一直未查询到张某的财产线索,也找不到张某本人。案件执行只好中止。
法官告知李某,一旦发现张某名下有财产,案件随时恢复执行。“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张某的财产?张某以后会有钱吗?”考虑到没有张某的财产线索,又找不到张某本人,李某心灰意冷。
此后,法官一直未放弃对张某下落及财产线索的查找,但一直收获甚微。得知结果的李某逐渐对要回借款失去希望。
“悬赏”找到线索
“老赖”只好还钱
2023年12月15日,李某主动向孟村法院提出,自愿拿出1万元,通过悬赏的方式寻找执行线索。孟村法院随即发出了针对张某的悬赏执行令。
“喂,你好,是孟村法院吗?我有线索向你们提供,张某刚买了一辆新车……”今年1月15日,法官突然接到孟村一名群众提供的执行线索。
接到线索后,法官第一时间对线索进行了核实。在确认线索真实有效后,法官决定马上对案件恢复执行。
法官带领执行人员赶到张某位于农村的老家。经过打听,法官带人来到张某家门口,一边准备对张某家门口停放的新车进行扣押,一边拨通了张某的电话。
接到电话的张某毫无防备,急匆匆来到了门口。看到执行人员准备在自己的新车上贴封条、扣押裁定,张某立即上前阻止。法官向张某释法,如果张某拒不履行法院判决义务,法院会把车拍卖。
此时张某的父母也走过来,替张某向法官求情。见张某及家人并没有还钱的意思,仍打算延期还钱,法官拿起手机,拨打电话寻找拖车,准备对张某的新车实施扣押。
张某见势不妙,只好当场同意归还借款。
张某请求法官与李某协商,希望李某在还款金额上能做出让步。
最终,通过法官的沟通调解,李某与张某达成调解一致。张某当场返还李某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