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是我误会您了,我没有理解到您的良苦用心,请您原谅我。我一定会用行动弥补亲情,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近日,孟村的张某泪流满面,抱着婆婆李某说。
原来,张某的丈夫王某在外打工时,不慎从高空摔落身亡。王某打工的建筑公司最终赔偿王某的家属75万余元赔偿金。因公婆手握全部赔偿金不给她,张某和公婆闹上法庭。
男子身亡获赔
家人产生纷争
6年前,孟村的王某到外地一家建筑公司打工。在一次高空作业时,王某不慎摔落身亡。建筑公司赔偿王某的家属75万余元,其中包括两个孩子的抚养费、王某父母的养老金以及对王某妻子张某的赔偿。
张某的公婆拿到儿子的死亡赔偿金后,偿还了儿子名下的贷款和个人借款。张某向公婆索要属于自己及两个孩子的赔偿金时,遭到公婆拒绝。2018年年底,张某无奈只好向孟村法院提起诉讼。
后经孟村法院法官主持调解,张某与公婆达成调解,张某的公婆答应给付儿媳张某及两个孙女18.4万元。考虑到张某的两个孩子未成年,双方约定张某代为保管两个孩子名下的抚养费共计10万元,直到两个孩子成年。双方虽然达成调解,但张某的公婆并未及时给付张某这笔钱。
公婆提出附加条件
案件执行陷入僵局
后来,张某的父母先后生病。为了照顾父母,张某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娘家居住。期间,为探望孩子,张某的公婆与张某产生了误会,于是拒绝给付张某18.4万元赔偿金。张某只好向孟村法院申请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从执行法官吴玉超口中得知张某向法院申请了执行,张某的公婆心中对张某充满了不满。他们认可答应给付张某18.4万元的事实,但提出了让儿媳张某“招上门女婿”的附加条件。
向张某转达了其公婆提出的附加条件后,法官通过法院网络查控系统查询了张某公婆名下的财产,结果一无所获。尽管清楚张某的公婆已经转移了赔偿金,但由于两人年岁已高,身患多种疾病,将两人拘留并不现实。案件执行陷入困境。
张某的公婆因儿子去世,备受打击,身体更是不如从前,每年都要到医院接受治疗。几年间,法官不知多少次到张某的公婆家执行,一直没有效果。
多方合力调解
婆媳终于和解
2021年3月,张某的父母先后因病去世。料理完父母后事的张某追问案件的执行情况。法官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到张某的公婆家去一趟。“要想执行到位,首先要消除公婆与儿媳间的误会,修复双方的感情。”结合案件的情况,法官在做张某公婆思想工作的同时,又找到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和村里德高望重的村民,从亲情入手,帮助化解张某与公婆间的矛盾。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张某及其公婆的态度均有所转变。
2024年2月24日下午,在孟村法院的一间调解室里,执行法官、张某、张某的婆婆以及特邀调解员围桌而坐,对这对婆媳间遗失近6年的“亲情”进行“修复”。
在调解过程中,张某的婆婆认为儿媳不应该起诉自己。对此,自己至今仍有怨气。她表示,自己不会动用儿媳和孙女的一分钱,只是帮她们将钱存了起来。她称,自己年纪大了,也该对这件事做个了断。
说着,她从口袋中掏出一个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存有18万元的存折,交给了张某。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