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回老家了。厨房里,地上、桌上、案板上都被整理得干干净净。晚上,我回到家,看着空落落的厨房,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只要有母亲在,厨房就不寂寞。每次母亲一来,厨房就焕发了生机。靠餐桌一角堆放着从老家捎来的新鲜蔬菜,夏天是丝瓜、黄瓜、西红柿、豆角,冬天是白菜、山药、青萝卜。餐桌上总有一些面粉的痕迹,一团团、一缕缕,像是天上的云朵,装点了这方小世界。灶台上更是丰富,切好的葱、姜、蒜好像永远不会用完一样,满满一小碗在调料架旁候着,电饭锅、电饼铛、烧水壶更是整装待发,占据了大半个空间。
每次做饭,母亲就像一个指挥家,只要一拧开燃气灶,所有的东西就被调动起来,铿铿锵锵,好像准备完成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
在我眼里,母亲是一个比专业指挥家更优秀的人,只不过她指挥的是锅碗瓢盆、酱醋盐糖。厨房就是她的“舞台”,无论多么寡淡的食材,在她手里都能变成一盘人间美味。
有一次,母亲和我去菜市场,她指着近处菜摊的一堆菜好奇地问:“这个像小辣椒一样的东西是什么?”我说,“是秋葵啊”。母亲建议买点,我却说,不好吃,更不好做。可母亲来了兴致,坚持要买回家试一试。于是,一到家,她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了。
她从橱柜里掏出两个洗菜盆,一一排开,分别放入秋葵、土豆。接着,拧开水龙头,在哗啦啦的水声里,开始洗菜了。对她而言,做饭最大的乐趣,不在于出锅的那一刻,而在于备菜、切菜的过程。她从架子上拿出案板,左手码住菜,右手提起刀,随着一阵“锵锵”声,一根根秋葵变成了一个个小丁,一个土豆变成了一根根细条。在一阵更密集的“当当”声中,葱姜蒜也准备就绪。
中午,从厨房传来一声“吃饭啦”。我从卧室奔到厨房,嚯,在厨房的灶台上摆着一盘秀色可餐的秋葵土豆泥,秋葵变成了一朵朵小花,镶嵌在土豆做成的小火山上。挖一小勺送入嘴中,软糯可口。果然,在厨房里,母亲的手就是指挥家的手。
这两天,看看空空的厨房,我终于有些坐不住了。于是下班后,放弃了单位食堂方便但有些油腻的饭菜,选择回家寻找慰藉。我像母亲一样,去超市挑选蔬菜,带回家后,择、洗、切,本想像母亲一样,大干一场,但是最终才发现,我能做的不过一碗青菜鸡蛋面。但我也在厨房里奏响了属于我的乐章,为这个家增添了一点儿烟火气。
我想,在母亲回来之前,我得保持住厨房的生机。因为如果厨房空了,人心也会慢慢冷下来。厨房热乎了,人心也是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