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9日
第04版:04

吉祥喜庆的福字贴起来,丰盛的团圆饭端上来,热热闹闹的“小型春晚”办起来……

春节不回家,他们在养老院里“组团”过年

本报记者 吴艳 李小贤 祁晓娟

“现在生活都时尚,过不过年都一样,穿新衣、吃大餐,愿意哪天就哪天……”两位白发老人站在屋子中间,表演着顺口溜《过去和现在》。

同样白发苍苍的观众们深有同感,纷纷鼓掌叫好。

这是发生在运河区绿元尚邦养老院“春晚”上的一幕。

养老院里的“春晚”

78岁的高树长创作的《过去和现在》赢得了同龄人的称赞。为了让留在养老院的老人们过一个温馨祥和的新年,工作人员颇费心思,养老院的年味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就逐渐浓了起来。

护理部工作人员擦玻璃、贴窗花、送福字,让老人们感受到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红红的灯笼挂在院里的树上,让整个养老院呈现出火红欢庆的年味。

除夕上午,高树长手写春联,刘秀英提议:“咱再贴个大福字吧!咱们现在生活这么好,可不是福到了?”

贴好春联,工作人员为老人们戴上红围巾,大家与福字拍照。一些腿脚灵便的老人还和护理人员一起扭起了大秧歌,气氛热烈喜庆。

厨房里厨师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煎炒烹炸,白灼大虾、清蒸龙利鱼、小鸡炖蘑菇、香菇油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饭菜散发出阵阵香气。

下午,花生、瓜子、水果准备好,茶话会开始了。高树长童心大起,用瓜子摆了“春节快乐”四个大字,引得不少人掏出手机拍照留念。

接下来就是养老院一年一度的“小型春晚”了。

一进入腊月,工作人员就告诉老人们,春节要组织联欢活动。因此,很多“春晚”的节目都是从那时起开始排练的。

爱好书法的杨梅林提笔写下“欢度春节”四个大字,祝大家新年快乐;李凤奎带来了俄语版的新春祝福语,为老人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苏慧带来了京剧表演《霸王别姬》;胡省三带来了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银发少年合唱团的十多名老人为大家表演了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整场活动下来,不论是演节目的老人还是纯粹看表演的观众都兴致勃勃,老人们在一起体会了传统年味,找回曾经过年时的那份美好和期盼中的喜悦。

“别样”团圆

除夕当天,位于沧州经济开发区的雅布伦皓轩养老中心内洋溢着欢乐的过年氛围。

“今年,有50多位老人留在养老中心过年,我们要让他们过得舒心。”雅布伦皓轩养老中心院长庞成说。

36岁的庞成进入养老行业9年多了。这些年,她都是与不回家的老人们一起过年的。“我的家人都很理解,陪着老人们过年,我心里踏实。老人们就像我的爷爷奶奶一样,只要他们高兴,我觉得一切就值了。”

上午,老人们进行完日常身体检查后,庞成就带着工作人员和老人们一起贴福字,为老人们送去一声声祝福。这些福字是养老中心特意邀请书法爱好者书写的。

看着喜庆的福字,一位老人高兴地说:“福到喽……这福字一贴,过年的氛围就更浓了。”

这一天,养老中心很热闹。一些老人的家人也纷纷赶到了养老中心,陪着老人一起吃团圆饭。

在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身边围坐着不少家人,大家一起聊着天。他们中有特意从外地赶回沧州的。老人身体不好,住在养老中心有护士和护工照顾她,家人比较放心。过年了,他们选择陪着老人一起在养老中心过。老人的一位家人说,老人需要专业的护理,与其接回去折腾她,打破她的生活规律,还不如家人来养老中心陪她比较好。

中午,食堂精心准备的团圆饭上桌了,丰盛的佳肴飘香四溢。庞成说:“我们准备的饭菜还是以老人的口味为主,少油少盐,营养搭配均衡。”大家坐在桌子前,品尝着美食,聊着家常,欢声笑语不断。

过年了,饺子是必不可少的美食。养老中心特意为老人们准备了饺子。有的老人的家人吃完饭没有离开,而是陪着老人一起包饺子、吃饺子。

“为了让老人们在养老中心舒心过年,我们营造了满满的仪式感。我们提前举办了联欢会,为老人们送上了精彩的节目。除夕晚上,大家一起吃饺子、看春晚。大年初一,我们‘串门’拜年,为老人送去祝福。”庞成说。

陪老人一起吃饺子

除夕当天,运河区万福老年公寓的院长刘艳霞和厨师一起给在老年公寓过年的老人们包饺子。

这是刘艳霞第8个年头和老人们一起过年了。虽然家人也很期盼她回家,但工作的特殊性,让她肩膀上多了一份责任。

“不少老人在小年前后已经被家人接走了,留在老年公寓过年的老人有10人左右。”刘艳霞说,为了让老人过一个热闹喜庆的春节,她可费了不少的心思。

“给老人包饺子,面要软和一些。咱还得拿出提前腌好的腊八蒜。”刘艳霞把这些细节提前想好。

煮饺子喽!饺子熟了,刘艳霞、刘艳霞的小儿子刘正则和护工一起给老人们送饺子。

正在读高中的刘正则作为一名志愿者,也主动陪着老年公寓的爷爷奶奶们一起过年。

老人们看到刘正则都格外开心。刘艳霞说,因为他是个孩子,老人们见到他都是满心欢喜,愿意拉着他多说几句。

“这几天,您有什么事儿一定告诉我。”刘艳霞特意嘱咐每一位老人。

“谢谢、谢谢。”老人们吃着他们送的饺子,露出了笑容。

“有位大爷今年不能回家过年,情绪有些低落。”刘艳霞觉得,这里的老人早已成了她的家人,看着家人过年不开心,总想做些什么。“我陪老人聊天,转移注意力。”刘艳霞称,看到老人情绪低落,要及时疏导,给老人提供情绪价值。

每年除夕,刘艳霞都和老人们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今年也不例外。

“我每个房间都要转转,陪着老人们看一会儿电视。”刘艳霞说,今年,一位86岁的老人看春晚着了迷,不愿意睡觉。

刘艳霞就陪着老人一直看。他们俩一起笑、一起鼓掌,直到老人想睡觉了,刘艳霞才离开。“除夕夜,把所有的老人安顿好了,我才放心地去睡觉。”

大年初一的早晨,刘艳霞早早起床,带着所有的工作人员给老人们拜年。

刘艳霞还挨个给回家过年的老人们打电话拜年。

过年的几天,刘艳霞都是让厨师换着花样给老人做饭。从菜单的制订、食材的选择到烹饪的方式等,每个环节都反复琢磨,确保菜品新鲜美味营养全面,符合老年人的口味。

“看着老人们吃得好,我也开心。”刘艳霞笑着说,在与老人的相处中,他们早已成了家人,“跟老人们在一起,也算弥补了不能回家过年的遗憾。”

到了大年初三、初四,老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回到了老年公寓里。还有元宵节,刘艳霞正在琢磨着,怎样继续让老人们度过愉快的节日!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欢乐的歌曲唱起来

老人用瓜子摆出“春节快乐”

火红的灯笼透着年味

2024-02-19 本报记者 吴艳 李小贤 祁晓娟 吉祥喜庆的福字贴起来,丰盛的团圆饭端上来,热热闹闹的“小型春晚”办起来……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19224.html 1 春节不回家,他们在养老院里“组团”过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