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回到家要吃冰淇淋,看动画片……”近日,南皮县5岁女孩蕊蕊(化名)平安出院,一路上有说有笑。而就在1个月前,她还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原来,蕊蕊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症,四肢和躯干肌肉被溶解成了浆糊状态,全身多个脏器受损,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十分罕见。
市中心医院儿科产科院区医护人员连日奋战,最终战胜病魔,挽回孩子的生命。
孩子患上流感后
肌肉竟开始溶解
1个多月前,家住南皮县的蕊蕊患上了乙型流感,经当地医疗机构治疗,病情有所好转。蕊蕊的家人刚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孩子又开始发烧,并总喊着“腿没劲儿,腿疼”。
1月2日一早,蕊蕊发烧到39℃,双下肢疼痛,身体抽搐,被火速转至市中心医院儿科产科院区儿童急诊医学部抢救,住进了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患儿当时处于休克状态,血压低,心率快,电解质紊乱,四肢冰凉,并且四肢和躯干发生了水肿,尿液呈茶色,情况十分危急。”该院区儿童急诊医学部医生许萍萍说,医疗团队紧急会诊,经血液化验等检查,判断蕊蕊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症,第一时间给予扩容、升压、气管插管、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等抢救措施。
医护人员日夜奋战
生死线上救人
蕊蕊的病情发展迅速,骨骼肌发生坏死、溶解,四肢肿到原来的三四倍粗,腹部胀得像揣了一个皮球,心脏、肝脏、肾脏、胃肠道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据了解,横纹肌溶解症是人体骨骼肌组织大量坏死和肌细胞内容物外渗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的临床综合征。经化验,蕊蕊患上横纹肌溶解症,是因为感染了乙型流感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等。
市中心医院儿科产科院区儿童急诊医学部主任宋丹阳说,根据肌酸激酶的数值高低,横纹肌溶解症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人体肌酸激酶超过1.5万U/L时,就属于重度横纹肌溶解症。而蕊蕊的肌酸激酶,最高时达到了20万U/L。其病情之重在临床上十分罕见,死亡率非常高,救治难度极大。
严密监测蕊蕊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多项重症参数,为其输入营养心肌、保肝降酶、脱水降颅压、抗感染、镇静、碱化尿液等药物,给予静脉营养……许萍萍介绍,医护人员昼夜奋战,跟时间“赛跑”,与死神“拔河”,不敢有丝毫懈怠。
1月11日,从病房传来好消息,蕊蕊的各项身体指标逐步趋于平稳,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孩子恢复情况良好
医疗团队评估蕊蕊的自主呼吸等能力后,1月14日为她撤离了呼吸机。
为了帮助蕊蕊早日恢复肌肉功能,医护人员积极对她进行针灸、按摩、推拿等康复治疗。蕊蕊的上肢很快就可以自由活动了,下肢的水肿也逐步消失,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了。
“我想回家。”这是蕊蕊在后续治疗中念叨最多的一句话。因家人无法进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探视,医护人员化身“临时家长”,陪蕊蕊看绘本、玩玩具,畅想出院以后的快乐生活,并让蕊蕊和爸爸妈妈进行视频通话。
医护人员还时常为蕊蕊录制视频,每天向她的家人通报孩子的康复进程,坚定一家人的治疗信心。
出院前,医护人员最后一次为蕊蕊进行康复治疗时,孩子一时口误,说了声“谢谢妈妈”,随后笑着改口称“谢谢阿姨”。这个小插曲,让医护人员的心里暖暖的。
1月29日,蕊蕊顺利出院了。如今,她已经可以独立坐卧、自主进食,肌肉从“浆糊”状态变得毫无水肿,肌肉纹理恢复情况不断趋好。家人们说,那个爱说爱笑的蕊蕊又回来了。
据悉,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后,蕊蕊的下肢功能有望恢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