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凉如水,微雨将至。
师生重逢,把酒言欢,皆己微醺。恍若回到年少,他们还是老师的得意弟子。晨曦中同窗共读,黄昏里咬着花香听歌,都是彼此青春里美丽的风景。
时光褪却当年的青涩,赠给他们中年人的成熟内敛。故人重逢,清浅欢喜。
老师微笑地看着他们嬉笑玩乐,如薄荷初盛的情谊,淡淡的清凉,纯粹干净,在明亮的灯光下闪烁。
兴尽散场,和老师顺道,便结伴回家,他们悠闲的脚步声,在清寂的深夜里起落。街上秋色苍茫,花影半眠,一段尘封的岁月浮现在她的眼前。
那时,和老师初见,他刚大学毕业,眼神清澈和善。他带语文课,批阅后的作文让她获益良多。他常把她的作文当范文读,每次她作文竞赛获了奖,他也常为此骄傲。大约因此,她喜欢上了写作。
课后活动时,他大汗淋漓地抱着篮球路过,看到她在教室门前的树阴下,认真地学习,向同事夸道:这个小家伙真不赖!丢给她一个赞赏的笑容。
他是学生尊敬的师长,也像大哥哥一样关心着他们。她和同桌离学校远,雨雪天中午,俩人带了干粮不回家,他就叫她俩去他房间喝水烤火,并借口有事离开房间。
其实,她俩知道,他是怕她们拘谨。他刚一出门,她俩便扑到书架上,翻出他收藏的许多文学书,一段她喜欢的时光。
他像阳光,洒落在她青春的小径上,春叶葳蕤,秋华皎洁,让她喜悦生活如此美好。
中考前,一个炎热的中午,同桌在门口扯着嗓子喊她,出榜了,快去看,走呀!
她们飞快地跑到榜下,看疼了眼珠,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
那个中午的太阳,那么明亮,那么晃眼,却又那么冷,一直镶嵌在她后半生的记忆中。
她是老师们眼中公认的好学生,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弟子。此次,却在中考预选中意外地落选。后来,知情人告知她的分数被某些人动了手脚。
年少无助的她倍受打击,哭得绝望。他安慰鼓励她,说,你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我推荐你去重点高中报名学习。
开学时,她去找他,却没有看到他。那时通讯闭塞,岁月单薄,风轻轻一吹,许多的人事就走散了。
她只得去上了普通高中。人生从此拐了弯。命运这个东西,是无法破解的局,有着永远猜不透的迷底。
尘事喧嚣后,脚下的路依然在继续。很多个回家的黄昏,她不辞辛苦地骑着单车,绕道经过那个熟悉的校门口,看叶落苔深,心中莫名伤感。
多年后,她也站上讲台。总遗憾自己考了个不起眼的大学,觉得辜负了他的期盼,默然心酸。却也努力像他一样,把温暖和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只是,当年落选的委屈和遗憾,每每在世事多艰的时分,总会固执地从心底钻出,耿耿于怀那个生命的拐角,溢出彻骨的凉意,成为心底坚硬的疤痕!
光阴如烟,芳华散尽。她回到故乡,终于与他再次相遇。她询问往事,才知道,当年开学时,他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度过漫长的一段时光。她慨然而叹,众生万象皆随缘,想必命运自有它在人世安排的禅意。
他不无遗憾地说,当年,你若不是意外落选,或者我没有突然生病,你就能够去上重点高中,以你的潜质,人生必是另一番景象。
即使读过万千书卷,走过山高水长,她也没有迈过心底的那道坎。闻此言,忽然间,就哗啦一下开了那把心锁,彻骨的遗憾,瞬间,都过去了。原来,有些温暖可以抵消心中的委屈。
有雾气从她眼前升起,她终于释怀。
她安慰他,说,于林木倾听鸟鸣,花叶间感春悲秋,午后纱窗下读书,看孩子们绕膝而乐,都可以心生明媚。赏过花开的惊艳,也品过花谢的落寞,有闲适里的清欢,我更喜这样简静的生活。
家门口,她挥手道别。立在深秋,她站在微风中,目送着这个让她感动了半生的身影,消失在街头,不觉眼底湿润。
回眸处,青春里有若明若暗的伤,而他,是她那段苍凉生活中晶莹的温暖。
朱莲花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百花园》杂志签约作家。有作品在《山西文学》《飞天》《微型小说选刊》《小说月刊》《百花园》《小小说月刊》等报刊发表。已出版小小说集《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