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5日
第09版:09

别让压岁钱成为老人的负担

本报评论员 赵业乾

春节将近,有的农村老人却多了一些烦恼。近日,有网友反映安徽阜阳“过年给孩子红包攀比严重,涨到最低200元,给农村老人增加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和烦恼。”压岁钱可能还没发挥给孩子“压岁”的作用,就先要“压”垮老年人了。

(据2月1日《沧州晚报》14版)

压岁钱本来是长辈送给晚辈的一份祝福,寓意平平安安、健康成长。然而,近年来这一传统习俗却变了味儿,动辄几百上千元的压岁钱成为不少老人的负担,特别是一些农村老人,每年春节最大的开销就是给晚辈发压岁钱,这让他们不堪重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很多地方,给压岁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祝福方式,而成为一种显示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手段。

于是,在这种攀比之风的影响下,一些家庭为了所谓的面子,给孩子的压岁钱越来越多。有了“标杆”之后,周围的人也被带动起来加入其中,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进而带坏了一个地区的风气。

而且,在部分人眼中,压岁钱数量的多寡成了评判老人对晚辈关心程度的标尺。怕被人看不起,成为不少经济能力有限的农村老人硬着头皮给孩子发高额压岁钱的症结所在。

除了经济上的压力,“水涨船高”的压岁钱还给农村老人带来了精神上的负担。他们常常会因为给晚辈压岁钱太少而感到内疚,担心孩子们不高兴,也怕被亲戚邻居议论。

要想解决压岁钱变“压力钱”的问题,首先,儿女们要从自身做起,理性看待压岁钱,拒绝相互攀比。作为儿女,应多体谅老人,多了解老人的心理和想法,可以提前给老人包一个红包,让他们发压岁钱;也可以和老人商议好,让他们不要给孙辈太多压岁钱。

其次,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让孩子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作风,让孩子们明白,压岁钱的文化内涵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再次,要多部门联动,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拒绝攀比之风,让人们意识到,压岁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赠与,更是亲情的体现。

2024-02-05 本报评论员 赵业乾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17741.html 1 别让压岁钱成为老人的负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