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商业街里的巷子,入口逼仄,容不下一辆汽车进出,但也得益于此,这里少了喧嚣,保持着慢悠悠的节奏。每当下班早时,我都会舍弃大路,选择从小巷穿行回家。
巷子由于少了阳光的眷顾,常年阴凉。年岁悠远的石砖上,苔藓成了主角,它们不用担心被细心的环卫工人铲除,可以大胆地呼朋引伴,来此安家。看着这些虽渺小却倔强的生命,我会心一笑。
巷子的中段开着一家不太起眼的火锅店,装饰简素,只摆两三张桌子,烧的是传统的木炭火锅。一遇天冷,店里就烟火缭绕,变得挤挤拥拥了。
食客们卸下一日的疲乏,打开话匣子,热烈地聊着家长里短,伴随着杯盏的碰撞声,将喜与愁一并咽下。乐事镌刻记忆中,不快消散于温热的汤汁中。第二天继续精神抖擞,为自己的温馨小家奋力拼搏。
不同于其他火锅店的是,这里空间小,反而让食客们挨得更近,彼此间的欢笑叹息、嘘寒问暖,就愈加真切。抬头看店名更是欢喜——三分居,一分热闹,一分随性,一分闲适。
再往前走些,这里静卧着一家卖面条的小门面。一对外地来的胖夫妻在此守了几年,每天都坚持用手工制面,抻出的面条顺溜筋道,外加诚信经营,从不缺斤短两,因此小店的生意一直红火。尤其到了傍晚时分,不少下了班的顾客会特意拐进小巷,称上一两斤面,回家就着葱、蒜、辣椒、老酒、香油,热腾腾地慰藉湿冷的胃。
面条店的对门是家小小的花店,门口挂对联一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开店的是一对爱花的母女,她们一年四季不停地更换着门口的花木,把巷子装点得诗意盎然。一次给妻子买花时,我发现卖花的小姑娘走起路来有些跛,但她似乎并不介意我的眼光。她的嘴角始终扬着微笑,甜美的声音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也许生命对她不公,但她用笑作阳光,驱散了阴霾,明媚了光顾小店的每位顾客。就像巷口墙头的那株寒梅,有一身的傲骨、贵气。
穿过小巷,到了川流不息的大街,我仍意犹未尽地回望,正好一缕夕阳游弋过来,落在我的心头,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