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1日
第08版:08

手机终结者来了?

厌倦了下载、卸载、切换不同的App,有没有设想过:天下无App,这一天会来吗?

202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一款能够装进口袋的AI硬件横空出世。这款设备名为Rabbit R1,呈四方形橙色,搭载一块2.88英寸的触摸屏、一个拍摄用的可旋转摄像头以及一个交互用的滚轮按钮。用户按住这个按钮,对这款产品发出语音命令,就能够实现打车、订餐等需求。该设备的定位是“用户与智能手机之间的中介”。

在这届电子展中,AI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遍地开花。牙刷、枕头、冰箱、手机、汽车等几乎都打出了AI的名头,几乎每家大企业的展台中也都有一个专门的领域介绍AI方面的升级。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在现场沉浸式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无所不在”。他告诉记者,AI几乎是今年发布的所有新玩意儿和技术工具的头号卖点,ChatGPT和大模型激发了全社会对人工智能的兴趣。

AI加速改造“实体”

Rabbit R1创始人吕骋是AI领域的持续创业者,早在2014年就创立了渡鸦科技,推出音乐播放器乐流和聊天工具。吕骋的团队在2017年被百度收购,他出任百度智能家居硬件总经理,这期间百度推出了第一款硬件产品。2018年7月,吕骋从百度离职。

此后,吕骋持续创业。目前,Rabbit R1在两个月内已经融资三轮,金额高达3000万美元。Rabbit R1售价为199美元,在开启预订后,24小时内售出超1万台设备,远超最初的销售预期。

这款产品不需要与手机配对,也没有内置App,搭载2.3GHz联发科处理器、4GB内存和128GB存储空间,续航时间据称可达一整天,底层操作系统为Rabbit OS。

如今,用户不得不下载多个App进行比对,不停切换App,才能完成操作,但未来也许真的会实现天下无App。胡泳表示,它代表着一种发展方向,即变成一切应用的入口,把不同产品的功能调动起来,实现多意图功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级咨询师钟新龙认为,AI正在被集成到各种硬件产品中,例如智能手机、家庭助理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硬件集成使AI应用更为直观和便捷,能够提供最直接的用户体验。大模型作为综合调度一键式应用的入口越来越受到关注,“实际上,自从去年大模型百花齐放后,消费者就一直想通过讲大白话也能做到各类应用开启、执行等常规操作。这样才能极大地增强用户体验,并使AI技术更加无缝地融入日常生活”。

从现有的数据来看,AI硬件产品的市场接受度颇高,这也确实反映了消费电子+AI的热潮。Rabbit R1在发售后24小时内在某平台卖出1万台,后续订单又追加,这显示了市场对新型AI硬件产品的高度兴趣和接受度。数据的背后预示着大众对于AI硬件市场的追捧,也反映了市场增长潜力。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AI的确已经部分实现实体化了。“比如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接入GPT,AI的硬件化是通过硬件虚拟人来观察周围的环境,并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称这是“具身智能”,将会是2024年发展的重要方向。

手机也可能被取代?

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近日在达沃斯论坛上接受采访时也表示,Rabbit R1预示着未来人工智能的一个趋势,即代理中心的操作系统会处理所有的用户交互。

在Rabbit R1发布后,有不少人拿其与手机对比。一些评论认为这款产品有可能在后续发展中取代手机;也有声音认为这很“小儿科”,比较鸡肋。

实际上,手机厂商们已经将大模型陆陆续续装进手机了。

2023年8月,华为率先宣布HarmonyOS 4系统全面接入盘古大模型,成为全球首个嵌入AI大模型能力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首批支持机型为Mate 60系列,可以执行文本生成、知识查找、资料总结、智能编排等复杂任务。后续,小米训练出轻量的大模型。Vivo和OPPO同样将手机接入大模型。

近期,三星正式推出Galaxy S24系列手机,该款手机搭载了端侧AI助手 Galaxy AI,具备通话实时翻译等多种人工智能功能,也是三星旗下首款AI手机。

谷歌于今年10月份推出第一款内置人工智能的智能手机:Pixel 8 Pro,在年底推出了其首款Gemini多模态大模型,发布了Gemini API。在本届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谷歌用来展示其AI能力的设备,就是其最新的手机系列Pixel 8,但表现能力也比较平庸。

有调研机构发布了《生成式AI智能手机出货量和洞察》报告预测,2024年将是生成式AI智能手机的关键一年,出货量将超过1亿部;到2027年,生成式AI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出货量将分别达40%、5.22亿部。

但是在手机中植入大模型并非易事,OPPO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表示,“从性能角度来讲,大模型在端侧性能消耗还是比较大的。”

生成式AI智能手机,会不会也只是一个过渡产品?在胡泳看来,Rabbit R1没有用户界面,类似于一个对讲机,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用户的指令,也许能更加打动新一代用户,就如同当年iPhone流畅的设计和易用性。但现在智能手机的人工智能要素不够多,无法成为真正的数字智能设备,未来出现另一种智能设备取代手机也是可能的。

“AI含量”越来越重要

锐思智芯是一家融合视觉传感器的芯片公司,公司董事、合伙人况山在疫情前每年都会来参展。在她的印象中,2017年前后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的主题是语音助手,当时整个展馆都是亚马逊的宣传,国内的天猫精灵也大行其道。如今基于大模型技术,将会促进更多硬件产品的迭代更新,甚至诞生新的硬件产品。“硬件革新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比较大的机遇。”况山说。

在钟新龙的观察中,2024年的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初步展示了生成式AI加载于消费电子的潜力,是推动消费电子再一次走高的重要动能,也从基础层、技术层、模型层和应用层展示了AI技术即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和实质性应用,而不是逐渐消退。

他总结,“这次展会展示了许多有趣的技术,相比过去来说略微减少了炒作,这对于AI的发展来说是一个积极的迹象”。

自2022年底开始,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过去一年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跨越式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引发了新一轮AI浪潮。目前,AI大模型正在向消费电子产品的边缘和端侧发展,加速消费电子的进化。但是生成式AI产品真正要落地,无论从商业模式还是技术层面,都有待成熟。

毫无疑问,目前在业界看来,大模型几乎就等同于通用人工智能的概念,或者说至少是开启通用人工智能的最佳路径。

钟新龙看到,从应用案例数量增加上来看,消费电子展上一些电脑厂商宣布将添加专门用于Microsoft Copilot的键。Copilot是一个基于大模型的聊天机器人,这反映了当下的趋势:大模型正在被集成到更多的主流产品和服务中。

但他同时指出,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某些产品在AI层面的落地并非功能性的,而是做卖点营销。AI可能只是个噱头,不见得真正能够解决某个需求。同时,另外一些产品,目前解决消费者需求可能还不够好,因此要加入AI元素优化功能和设计。各类创业者都在试图挖掘AI的应用逻辑和应用场景,原始的出发点则是消费者的需求。

在沈阳看来,总的来看,这是新的大机会。“因为最大的变化就是让消费类电子产品变成智能体,具有拟人化的属性,人们会更加乐意去和硬件进行互动。”

据《中国新闻周刊》

2024-02-01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17241.html 1 手机终结者来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