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5日
第05版:05

“清风楼”“南川楼”被做成冰箱贴;沧州火锅鸡、黄骅面花登上明信片;“活好撒”“打腰”等沧州老俗话被做成精美书签……

请把“沧州”带回家

本报记者 张 丹 祁晓娟 摄影报道

沧州美食明信片

文创产品受到游客喜欢

1月22日,虽然天气寒冷,但对于从天津来沧州游玩的李刚来说,心里却是热的。

中午吃了热乎乎的火锅鸡,下午他在朋友的陪伴下购买沧州特色文创产品,给爷爷带回去。

“我爷爷是沧州人,后来去天津工作,所以沧州算是我们的根。”李刚说。

当看到印着南川楼的笔记本、印着“活好撒”的书签、印着沧州羊肠子的明信片时,李刚很激动。

把沧州老俗话印在书签和日历上

不仅仅是李刚,对于沧州本地人来说,在南川老街看到代表沧州特色的文创产品也感到骄傲和欣慰。

“这几个老俗话书签,是我在南川老街买的。”市民马朝阳在逛南川老街的时候买回几个书签。书签上写着“跟找”“打腰”“闹不了了”等沧州老俗话。

“太喜欢这几个书签了。它们是我逛南川老街最大的收获。”马朝阳拿着这几个书签,看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

马朝阳是一名大二学生。1月21日,她去逛南川老街,在朗吟楼1楼,看到这几个书签,就挑选了几个买回了家。

“外地人不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可是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沧州人,对这些老俗话太熟悉了。” 马朝阳说,这些沧州老俗话常常挂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嘴边,一辈一辈传下来,对沧州人来说很亲切。

她计划把这些书签拿到学校去,让同学和老师们猜一猜这些沧州老俗话的意思。

孙建是沧州老俗话书签的设计者之一。“几年前,我就在做收集沧州老俗话的工作。”孙建说。

孙建是沧州区域文化研究所所长。他和一些热爱沧州文化的人共同管理“芦家园村史馆”这个公众号,为喜欢沧州文化、沧州老俗话的人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探讨的平台。

如今,他们已经整理了400多个沧州老俗话。

为了让这些老俗话被更多人看到,孙建和一些热爱沧州文化的人一起,共同设计出这些书签。“当然,我们筛选设计书签的老俗话都是有意思的、有‘正能量’的。”孙建说,这些书签不贵,一元钱一张,销量还不错。

除了沧州老俗话书签,孙建还设计制作出老俗话日历。这本日历中收录了几百个沧州老俗话。“与其说它是一个日历,不如说它是一本介绍沧州老俗话的书籍,既可以看日期,又可以品读沧州老俗话。”孙建说。

“看到这些老俗话,别提多亲切了。”“买本老俗话日历,可以看一年。”“这个创意非常新颖,在其他城市还没有看到过。”来南川老街的游客,无论是沧州本地的还是外地的,都非常喜欢这些具有沧州特色的文创产品。

冰箱贴、钥匙扣也有沧州特色

市民王茗伊今年28岁,是个旅游爱好者。她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喜欢收集当地的冰箱贴。

王茗伊说:“我家的冰箱上贴着很多地方的冰箱贴,有哈尔滨大教堂、桂林山水、敦煌的骆驼、西双版纳的大象、西安的兵马俑等。”

1月3日,王茗伊在南川老街的凡轩美术馆,看到了清风楼、朗吟楼和南川楼的冰箱贴。

“太惊喜了,我终于收集到了有沧州特色的冰箱贴。”王茗伊像发现了宝贝似的,赶紧买了下来。

这些冰箱贴的设计者是曲恩田。曲恩田今年39岁,是沧州一名建筑设计师。

说到设计这些冰箱贴的初衷,曲恩田告诉记者,他经常去南方出差、旅游。每到一个景点,总能看到很多关于这个景点的文创商品:冰箱贴、明信片、雪糕等。

他认为,如今沧州有这么漂亮的清风楼、朗吟楼和南川楼。这三座楼也是沧州的地标性建筑,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我希望根据它们的样子设计出冰箱贴,让游客不仅在这里看到美丽的风景,还能把这些风景‘带回家’。”

为了设计好这三款冰箱贴,曲恩田先是画出了初稿,然后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我记不清修改了多少遍,最终设计出了自己满意的造型。”曲恩田说,除了这三款冰箱贴,他还设计了小狮子卡通形象的钥匙扣。

“这个卡通小狮子的原型是沧州铁狮子。”曲恩田告诉记者,沧州铁狮子背部有莲花宝座,这款卡通小狮子也背着一个莲花宝座。

曲恩田还把沧州铁狮子身上的花纹给卡通小狮子“穿上”。

沧州铁狮子的形象是昂首挺胸、巨口大张,这款卡通小狮子也是张着大嘴。“设计这款卡通小狮子,我反复修改了10多次。”曲恩田说。

接下来,他还要设计更多体现沧州特色的文创产品,比如胸针等。“游客逛南川老街,不仅可以吃吃喝喝,还可以把这些饱含沧州特色的文创产品带回家。”市民孙海平说,游客可以通过这些文创产品和家人朋友分享这趟旅行看到的美丽风景。

沧州美食被画上明信片

“这套沧州美食明信片实在是太有趣了。”1月22日下午,在南川老街闲逛的市民孙晓菲看到了一组明信片。

“沧州火锅鸡”“沧州老席儿八大碗”“河间驴肉火烧”“沧州羊肠子”“黄骅面花”“肃宁熏肠”“蛤蟆吞蜜”“沧州煎面肠”8种美食分别以水彩画的形式体现在一张张明信片上。

孙晓菲是一名大三学生,在石家庄上大学。她买下几组明信片后,把这些明信片寄给了宿舍里的同学。

“我在宿舍里经常跟同学们提到沧州的特色美食和文化,可一直找不到能表现这些美食的东西。这下好了,这些明信片把沧州的很多美食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孙晓菲说,沧州的文化就需要这样的文创产品来表达。

孙晓菲说的这套沧州美食明信片是由祁晓雪设计的。

今年39岁的祁晓雪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曾专修美术专业。

“我爱吃,作为土生土长的沧州人,特别喜欢咱沧州的美食。”祁晓雪说,把沧州美食画出来,最初想的是缓解压力。

祁晓雪说,作为社区工作者,有时工作压力比较大。

“我就想通过画沧州的特色美食,缓解一下压力。”祁晓雪说,为此她画了沧州的火锅鸡和羊肠子并发到了朋友圈。

没想到,朋友们看到后,都特别喜欢这样的美食画,希望她能画出更多的沧州美食。

于是,她征集亲朋好友意见,最终确定了8种沧州美食,作为自己绘画的素材。

“每画一种美食,我都要亲自品尝,仔细观察再进行创作。”祁晓雪说,每次吃完一种美食回到家后,她就会赶紧画下来。

“基本上都是一次成稿,除了色调上会有一些调整。”祁晓雪开玩笑说,因为她对沧州的美食爱得太深了,所以画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美食画出来后,祁晓雪的这8幅画先是被做成了书签,后来又被做成了明信片。

祁晓雪说,作为沧州人,她一直想用自己的特长为宣传家乡做点事。

“这样的文创产品,也算是对家乡的一种宣传了。”祁晓雪说,以后她还会创作出更多的沧州特色文创产品,让更多的外地人通过这些小物件了解沧州。

“小狮子篆刻”传播沧州文化

38岁的李宝棠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沧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沧海印社理事。

前不久,他在南川老街里的凡轩美术馆举办了一次个人作品展。

“那天,整个美术馆被游客挤得满满的。李宝棠老师的书法作品很受欢迎,现场的文创产品也很受欢迎。”作品展的策划马静说,当天到访美术馆的既有沧州本地的游客,还有一些外地的游客。

马静告诉记者,当天晚上有两名北京游客,误打误撞进入了美术馆。

“从来没想到,在南川老街,还有这样一个承载着沧州文化的美术馆。”北京游客张雯雯说,她之前以为南川老街只是“美食老街”。

“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沧州文化和现代产品的结合。”张雯雯说,当天晚上,她现场写了“福”字,并在李宝棠老师的帮助下,把这个“福”字做成了“福”字牌。

张雯雯还在现场买了几个清风楼的冰箱贴。“回去送给北京的朋友,希望他们有机会也到南川老街感受一下沧州的文化。”张雯雯说。

李宝棠还是篆刻爱好者。为了让沧州文化能传播得更远,他还制作了一些带有小狮子造型的篆刻章。

作为地道的沧州人,李宝棠希望为沧州文化传播做一些事情。

“我们希望把沧州文化‘生活化’‘简单化’,让游客通过一个个小物件了解沧州文化。今后,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为沧州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李宝棠说。

2024-01-25 本报记者 张 丹 祁晓娟 摄影报道 “清风楼”“南川楼”被做成冰箱贴;沧州火锅鸡、黄骅面花登上明信片;“活好撒”“打腰”等沧州老俗话被做成精美书签……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16464.html 1 请把“沧州”带回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