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庞维双)1月18日,在石家庄人民医院建华院区,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老师张温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84毫升(右图),用爱心点燃生命的新希望。他也成为我市今年第一例,总第4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张温今年24岁,海兴人,2022年9月,成为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的一名体育老师。在石家庄上大学时,张温就坚持献血。大一时,他专门来到石家庄一处献血屋留存了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
2022年,张温曾和别人初筛配型成功,但后来对方没有接受捐助。去年10月份,张温再一次接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又与一名女性血液病患者初筛配型成功。
他立即将此事告诉了父母和女友。“我的父母只有小学文化,且一直在老家务农,他们并不懂什么是捐献造血干细胞,一直担心会伤害我的身体。”张温回到海兴,当面做父母的工作,还找了很多科普视频发给他们看。看到张温十分坚持,父母也开始支持儿子的行为。张温也得到了女友的支持,去年11月23日,他顺利通过了体检,同时高分辨配型成功。
今年1月13日,张温来到石家庄人民医院建华院区,开始接受为期四天的动员剂注射,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身体会有些不适,但是可以坚持。”张温说。
昨天上午8时,在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当深红的血液从张温的肘静脉处流出,进入密封分离管时,5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正式开始。张温静静地躺在床上,床头的血细胞分离机不停地运转,将造血干细胞收集到储血袋中,其余的血液成分经另一血管回到其体内。
采集结束后,张温收到了被捐献者委托工作人员带来的感谢信。对方在信中写道:“感谢您,我会活得更有价值,来回馈您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