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我修了3次车,却分文不要……。”前几天,一封感谢信让渤海新区黄骅市齐家务镇西聚馆村村民刘辉在镇上“出名”了。
半年来,刘辉义务救援故障车辆百余次。面对司机给的修车费,他通常都是摆摆手,一笑了之。
连续救援3次
他都不肯收钱
前些天,刘辉一早就接到车主刘先生打来的电话。刘先生说,他的柴油皮卡车突然熄火了,有朋友告诉他,刘辉可以提供救援,这才试着打电话求助。
“我可以提供救援,我马上过去!”挂断电话后,刘辉迅速赶到指定地点。经初步检查,刘辉发现皮卡车是因为室外温度太低导致柴油凝块而使车辆熄火。
刘辉用他的车给刘先生的皮卡车充了两个小时电后,皮卡车仍无法启动。无奈之下,刘辉与刘先生约定,等中午气温回升后再试试。到了中午,皮卡车依旧无法启动。反复尝试了好几次后,刘辉决定先帮对方将车拖回地库,第二天再查找车辆故障原因。
第二天,皮卡车经过回温,在刘辉的操作下终于启动了。刘先生因为感冒嗓子说不出话,伸出3根手指激动得连连向刘辉比画,意思是刘辉连续救援了3次,非要给修车费,但最终被刘辉婉拒了。车主刘先生十分感动,给刘辉写了一封感谢信。
义务救援百次
背后有故事
刘辉今年37岁,是齐家务镇西聚馆村的村民,目前经营着一家车辆整装店铺。熟练掌握车辆维修技能的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可以免费提供车辆救援的消息。
“不管对方是不是我的客户,我都会去义务帮忙。”刘辉说。
平时工作挺忙的刘辉,为什么还热心义务救援呢?原来,这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
之前,刘辉一个人去外地旅行。走到一个乡镇时,想乘车的他看不到过往车辆,也打不着车。后来,一位好心男士开着观光车送了他一段路。
下车后,刘辉依然没有看到车,只能徒步五六公里到车站。回到家后,刘辉想,与其期待别人的帮助,不如自己先成为那个人。
“我的特长是修车,我可以从这方面帮助别人。”刘辉说。半年多来,刘辉已义务救援百余次。向刘辉求助的人中,外地人居多。刘辉每次帮他们把车修好后,车主总会问他收多少钱。听到刘辉说不收费,那些受助的车主既意外又感动。刘辉也因此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
“能帮助别人,我觉得就很有意义。”刘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