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
第10版:10

老师“走”起来 孩子笑起来

本报评论员 钱冀敏

近日,盐山县试点开展“走教”工作,乡镇中小学音体美教师实行“互换共用”。据了解,盐山县共有12个乡镇学区,其中3个乡镇学区生源不足,导致音体美学科教师配备不足。盐山县教育局在3个乡镇学区开展调度式“走教”工作,平衡教育资源。截至目前,盐山县已实现所有农村小学音体美课程全覆盖。

(据12月13日《沧州晚报》3版)

盐山县音体美教师“走教”,正在探索一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新路。

“走教”是指一个教师在学区内多所学校任教。目前,参与“走教”的主要是音乐、体育、美术老师。“走教”有效缓解了当地师资短缺的问题,推进了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孩子们综合素质培育提供了保障。

在一些农村小学,“音体美”只写在课表上的现象并不鲜见。音体美课程往往被打上“副科”的标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信,音体美教师“走教”,音体美课程的开展,会帮助乡村孩子们全面发展,为他们打开五彩斑斓的世界。

“走教”对于老师们来说,的确很辛苦。他们一天要奔波几十里地给不同乡镇学区的孩子们上课。虽然辛苦,但孩子们的张张笑脸让“走教”老师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体会到了“走教”的意义。

笔者认为,“走教”确为当地教育部门结合实际,统筹谋划,解决现有师资短缺问题的走心之举、用心之策。

为了更好地推进“走教”工作,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三个方面问题。

一要肯定“走教”老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尊师重教,鼓励他们发挥专长,创新课程,不断优化教育方式。

二要切实帮助“走教”老师解决实际困难,做好他们坚强的后盾。给“走教”老师提供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要发挥“走教”示范作用,实现区域教育整体发展。盐山县试点推行“走教”做出了有益探索,可以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惠及更多乡村孩子。

老师“走”起来,孩子笑起来。期待更多的优秀教师“走教”,为乡村孩子们“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2023-12-29 本报评论员 钱冀敏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13929.html 1 老师“走”起来 孩子笑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