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沧州市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健康卫士”,他们以15千克重铅甲为“衣”,手持纤细导丝为“器”,以新技术开启了临床治疗的“大革命”,这就是沧州市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的医生。
作为“人医”人,都有一种情怀:只要能让百姓多受益,不管再难再累,都有着一往无前的动力和果敢。
介入治疗以医学影像诊断为基础,在超声、X线、CT等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专业介入器械对疾病进行微创治疗或者采集组织标本明确诊断。几乎所有介入手术都要在X射线的引导下完成,普通人偶尔进行一两次的X线照射不会对身体有影响,但是介入医生却要身披铅甲,在X射线下面对每一位患者。
长期的“高负荷”,给医护人员带来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困扰,但为了无数患者的健康,他们始终“负重前行”。
“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介入治疗就是放支架。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提升,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与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并列的第三大临床治疗手段。”沧州市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付立平介绍说。
到底“介入”能治啥病?“这可太多了!”
付立平说,目前介入治疗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同时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高、见效快、可重复性强等临床优势。
“在血管疾病方面,除了我们所熟悉的心脏、脑血管放支架,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外周血管疾病。比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肾动脉狭窄、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等。”
在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介入技术同样可以大显身手。对肺癌、肝癌等的治疗,介入治疗不仅创伤小,可重复性强、疗效确切,而且对于早期病变更是可达到微创根治的效果。
此外,介入血管外科医生还是医院里的“救火队员”。面对很多病情危重的出血患者,如肺部咯血、消化道出血、产后大出血、血尿等等,他们都能利用精准的血管介入技术直达出血部位,并对破裂的血管进行栓塞止血,挽救患者的生命。
目前,科室拥有国内最先进的GE机器人复合手术室,飞利浦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64排螺旋CT、氩氦刀冷冻消融系统、微波、射频消融治疗仪等尖端设备,在技术开展、设备条件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科室开放床位40多张,年手术量达到了2000多台。特别是随着复合手术室的投入使用,实现了介入手术与开放手术的无缝对接,减少患者转运,保证手术高效、患者安全。”付立平介绍说。
介入血管外科从10年前只有一名大夫、一名护师、一名技师和一台导管机,一年手术量三四十台的“小科室”,到现在建成全市首家以介入诊疗专业为特色的病房、全市首家复合手术室,拥有我市规模最大的介入诊疗专业团队。同时,获评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外周血管介入建设中心、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肿瘤微创介入建设中心、中国出血中心联盟理事单位、中国妇儿介入联盟理事单位、河北省急救医学会出血急救介入治疗联盟区域中心单位、河北省门静脉高压联盟常务理事单位等多项荣誉。
这支团队坚守的“使命”从未改变,对创新技术的追求从未停歇。作为沧州百姓的“盔甲卫士”,他们始终如一,甘之如饴。
刘琰 邢燕
付立平(右一)为患者进行介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