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古人围炉煮茶,感受岁月静好;一字盘扣、斜襟等中式元素融入日常穿搭,引领服饰新潮流;新中式婚礼兼具古韵与时尚,彰显个性与仪式感……将中式意境与现代风格结合在一起的新中式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1
新中式茶饮 传统茶“花样”喝
“一件普通的毛呢外套,因为采用一字盘扣、斜襟设计,让千篇一律的衣服变得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时尚,作为日常穿搭不仅不突兀,还特别显个性。”直播间里,当市民张莹第一眼看到这件新中式外套,就喜欢上了它。“我和闺蜜约好了,我们穿着新中式服装、戴上古风发簪,到茶馆围炉煮茶,那个场景想想就期待。”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张莹一样,喜爱上了新中式消费。
32岁的赵晓涵以前特别爱喝奶茶,而现在戒掉奶茶喝起了新中式茶饮。她的点评是“口感层次丰富,也更健康”。
所谓的新中式茶饮,不再是传统、单一的茶,而是采用红茶、绿茶、乌龙茶等茶叶为茶底,搭配芒果、葡萄、柠檬等水果,再辅以鲜奶、芝士等乳产品,通过更加多样化的茶底和配料组合而成的一种饮品。新中式茶饮目前已成为很多茶饮店的标配。
“遵循传统工序制成观音茶,融合优质牧场的水牛乳,无奶精,轻负担。”记者打开手机的点单小程序,看到不少新中式茶饮店以茶叶品牌和产地作为宣传亮点,主打不同口感的新中式茶饮,以吸引消费者下单。
赵晓涵说,一杯好喝的茶饮品,再加上充满设计感的包装,成为年轻消费者社交分享的素材,“只要品牌茶饮店推出了新品,很多粉丝都爱在微信朋友圈晒图”。
传统茶饮对于年轻人来说有点单调,而新中式茶饮一茶多喝可谓是一种突破。它将传统茶饮与现代呈现方式相结合,让茶的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
除了新中式饮品,“90后”晨晨还喜欢围炉煮茶。
古色古香的茶室里,红彤彤的大枣、橘子、山楂,配上典雅的茶具,再来上几碟栗子等时令干果,和几名好友围坐在炉旁,喝茶、聊天、吃零食,听着噼噼啪啪的炭火声,让人有一种岁月静好之感。
近两年,围炉煮茶、围炉冰茶作为新的喝茶方式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中式场景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成为不少年轻人聚会的新选择。“它区别于传统茶室,更符合年轻人的社交要求。”晨晨说。
据《2022年新式茶饮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新式茶饮已经成为年轻人认识、传播茶文化的窗口。有46.9%的“90后”表示,在新式茶饮消费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传统茶,44.68%表示了解了不同茶叶的品类,54.68%认为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2
新中式穿搭 引领新时尚
去年春天,32岁的张莹第一次在小红书上注意到“新中式”这个词,那时,她看到一件立领、盘扣、袖口有刺绣的白色衬衫被打上了“新中式”的标签。
曾经,中式风格服装都和“老气”“不时髦”等联系在一起。“‘新中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将中国传统风格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更加年轻化、时尚化。”张莹说。
1个月前,张莹入手了一套立领盘扣套装,新中式修身毛衫配上半身鱼尾裙,颇具国风元素,也适合上班通勤、聚会等多种场合日常穿搭。“新中式穿搭是当下年轻人较火的穿搭潮流之一,身边有不少好友热衷分享。”
记者了解到,“新中式”概念频繁在社交平台和购物平台上出现,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批专门做新中式穿搭的博主。小红书上关于 “新中式穿搭”的相关笔记多达187万余篇。
在某电商平台,记者看到新中式服装款式多样,既有毛衣、衬衣、外套、裙子以及套装,还有睡衣。
其中,一国风款的酒红色毛呢短款外套,700多元的售价在同品类中属于中高档价位,因其面料有质感,采用圆领侧襟设计,用麦穗盘扣绳结,复古又不失随性和时尚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浏览,已销售千余笔。
专门销售新中式服装的某网店店主告诉记者,和传统的汉服、唐装相比,以现代款式为基础、国风元素为点缀的新中式服装“独特且日常”。它既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特别的设计需求,又适合日常穿着,比较好驾驭。
据《2022年淘宝天猫服饰行业趋势白皮书》显示,“新中式”已成为服饰风格趋势之一,主要消费人群为轻熟女性,其中45%为25岁至34岁的女性,22%为18岁至24岁的女性。
3
新中式婚礼 跨越时空的浪漫
“中式婚礼含蓄而大气,用这种特别的形式记录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很有仪式感。我和爱人特别满意,亲戚朋友们也看得津津有味。”说起3个月前自己的新中式婚礼,市民周晴赞不绝口。
一对新人牵着红丝绸,从迈火盆、三拜礼,到挑盖头、喝交杯酒,再到撒吉祥、开席敬酒……兼具古韵与时尚的新中式婚礼,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新人的喜爱。
张志鹏从事中式婚礼主持已有16年,见证了其变迁。“中式婚礼分为汉式婚礼和国风婚礼。最开始时,我每月只能接三四场,随着人们对中式婚礼认可度的提高,现在旺季时一个月要主持25场,平时也有15场。”
在小红书APP上,中式婚礼的搜索量在各类婚礼类型中排名第一。婚纱方面,“中式”热度同样稳居第一。一身端庄华贵的龙凤褂、清新典雅的秀禾服或搭配凤冠霞帔的汉服嫁衣,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
有业内人士分析,新中式茶饮、家居、服饰以及新中式婚礼等消费的兴起,是基于消费者及商家对中国文化的自信。随着“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其追求个性、愿意尝试新事物的消费特征也成为“新中式”大火的助推器。
该人士提醒,“新中式”热潮引得众多商家入局,但“新中式”绝不是品牌发展的捷径与噱头。只有深入发掘与行业相关的传统文化,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掌握流量密码。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