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
第07版:07

渤海新区黄骅市公安局骅港海防派出所民警宋晓妍——

一次难忘的出警经历

本报记者 张楠

小时候,宋晓妍认为警察都像影视剧里演的那样,出生入死,除暴安良。直到加入警队,成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后,她才发现警察不仅要打击犯罪,还要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一次出警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一老人躺在马路上

民警接报及时出警

2023年4月1日10时许,渤海新区黄骅市公安局骅港海防派出所接到一名群众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电话中,报警人焦急地说:“一位老太太正在马路上躺着,脸上还有擦伤,不知道什么情况。警察同志,你们快来吧……”

通过报警人焦急的话语,可以想象到当时现场的情况。不敢耽搁,宋晓妍和同事立即动身赶往现场。

这是宋晓妍第一次处理求助警情,一路上心里七上八下,既担心老太太的情况,也担心自己能不能妥善处理此事。宋晓妍等人赶到现场时发现,现场有些混乱,围观群众很多。见此情况,宋晓妍等人急忙上前查看情况。

民警协助送医

老人得救脱险

挤进人群,宋晓妍看到,一位老人面色苍白,躺在路边,已经有点神志不清。“可能是突发疾病晕倒了吧?”宋晓妍赶紧招呼同事拨打急救电话,自己则伏下身查看老人的情况,翻老人的口袋,查找有没有可以证明老人身份的证件或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

翻完口袋,宋晓妍什么都没找到。她怕贸然施救会加重老人的病情,只好先扶着老人,让老人靠在自己身上,让对方能稍微舒服一些。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那段时间,有的同事看宋晓妍有些紧张,不住安慰她,让她冷静下来。

宋晓妍一边扶着老人,一边轻声在老人耳边不停呼唤:“奶奶,奶奶,您醒醒……能听得见吗?”宋晓妍连声呼唤,老人却始终没有回应。一段不长的时间,宋晓妍却感觉无比漫长。直到听到急救车的鸣笛声从远处传来,她心里才松了口气。她将老人托付给同事照看,自己快步跑向不远处的路口,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救车引领到现场,并配合急救人员将老人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由于送医及时,老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救治,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得知老人脱险,一直守在急救室门外的宋晓妍这才放下心来。

与老人沟通无果

全体民警帮助找家

老人苏醒后,身体已无大碍。宋晓妍以为只要帮老人联系到她的家人,事情就该结束了。她轻轻走到老人的病床边询问:“奶奶,您感觉好些了吗?”回应她的只是老人的沉默。她以为是她说话的声音太小,便提高音量又问:“奶奶,您叫什么名字啊?”这次,老人回答了她,可她根本听不懂老人说的话。

没法沟通,宋晓妍犯了难。无奈之下,她只好将与老人相关的信息和图片编辑成一则寻人启事发到“朋友圈”,请朋友们帮忙寻找老人的家人。同时,她还将老人的情况向派出所负责人进行了汇报。

了解老人的情况后,派出所负责人当即指示:所有社区民警将寻人启事发布到各小区业主微信群内;联系各社区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有老人走失;值班民警利用老人的照片查找老人的行动路线;其他民警全体出动,前往老人昏倒的地点附近走访。就这样,全体民警分兵多路,各司其职,全力寻找与老人相关的线索。

众人齐心协力

找到老人家人

就在宋晓妍与同事商量怎么帮老人找家时,躺在病床上的老人突然喊叫起来,挥舞着手臂不许任何人靠近。宋晓妍一边安抚老人,一边慢慢地靠近她,轻抚着她的背:“奶奶不怕,我们一定会帮您找到家人……”渐渐地,老人放松下来,不一会儿竟睡着了。

与此同时,一路民警在查看沿街监控视频时发现,老人曾在当地银港小区附近出现过。银港小区的业主微信群内也传来消息:有人曾在小区里见过这名老人。两条线索高度重合,宋晓妍听到消息后欣喜万分。民警立即联系了银港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查看住户信息,终于联系上了老人家属。

老人的家属闻讯赶到医院,见到老人安然无恙,喜极而泣,连连向宋晓妍等人鞠躬致谢。老人的家属称,老人精神有点不好,平时有家人照顾。当天,家人一个不注意,老人自己跑了出来。幸好老人被民警及时救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出警经历让宋晓妍学会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对基层民警的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她深刻认识到,公安民警既是执法者,也是服务者。服务百姓是警察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只要在工作中主动多做一点,多想一步,很多事情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老人突发疾病,躺在马路上 本报通讯员 摄

2023-12-26 本报记者 张楠 渤海新区黄骅市公安局骅港海防派出所民警宋晓妍——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13426.html 1 一次难忘的出警经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