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庞维双)昨日下午,在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随着一台分离机的运转分离,393毫升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点点装满造血干细胞收集袋。由此,志愿者张凤荣成为我市第48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张凤荣今年45岁,家住运河区,是中化工程沧州冷却技术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2008年5月,她第一次来到沧州商城旁边的献血小屋,挽起袖子无偿献血。当听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濒临绝境的血液病患者生命时,她又毫不犹豫地留存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从此,张凤荣不断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时间一晃过去了15年,接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时,我完全不敢相信。”今年8月,张凤荣放下电话后,立刻向姐姐告知了这个消息。
在高分辨血样采集配型成功后,张凤荣才把消息告诉丈夫。她的丈夫起初不了解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很担心妻子的身体。经过张凤荣耐心讲解,他很快接受,并配合妻子说通了老人和孩子。
张凤荣说,为了可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她调整了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每天早睡早起,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短短一个月就成功减重6斤,顺利通过了体检。
12月17日,在家人的陪同下,张凤荣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昨天,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医院从她身体中成功采集了393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
采集结束后,张凤荣收到了工作人员转交的被捐献者写来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您的捐赠不仅为我提供了生的希望,也赋予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您是我生命的光,我将永远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