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获了教育部白名单赛事中两个国家级比赛的二等奖。”提起今年暑假参加的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和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迎宾路小学4年级10班学生李思远很自豪。
一本翻翻书启蒙
李思远是5岁时开始接触编程小游戏的。有一天,他看妈妈买的翻翻书《揭秘计算机》,发现里面的内容很吸引人,于是跟妈妈说自己想学编程。
“什么是编程?怎样给计算机下达指令……”李思远特别好奇。于是,妈妈在网上给他报名体验了几节编程课,他觉得挺有趣。上一年级后,他的编程课从线上改为了线下。
李思远一开始学习的是图形化编程。他印象最深的是老师教他们克隆已经添加进电脑里的指定角色并编号一事。
“被克隆的叫本体,克隆体会继承本体所有的信息,比如位置、大小、方向等。”他回忆说,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在电脑上示范。之后,老师隐藏了那个程序,让他们自己编写程序克隆电脑里已经存在的“猴子”5只,并编号。
“我回忆了一遍老师讲解的内容,之后导入‘猴子’,运行程序‘克隆自己’,并把克隆体的颜色、大小设定为随机。接下来,我建了一个变量,初始值设为1,让第一个克隆体说——当作为克隆体启动时,这个变量增加1,并将参数设为5,点击‘重复执行’。”李思远告诉记者,等完成后给老师看,得到老师那句“挺好”的认可时,他特别兴奋。
暑假收获两个奖
今年暑假,李思远可谓收获颇丰,荣获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图形化编程挑战赛二等奖、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创客智慧编程二等奖。
提起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李思远说,海选赛时,他顺利过关,成功晋级。不过,参加完复赛,他觉得自己“没戏了,无缘全国赛了”,因为当时他好多程序都没有完成。后来得知自己晋级了,他特别惊喜。
“比赛是在线上进行的,要求围绕保护动物的主题创作一个编程。我利用之前编写的一个词语接龙的程序,将分数变量的名字变为动物能量值……”李思远最终在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决赛中荣获创客智慧编程小学低年级组二等奖。
谈到8月份赴浙江桐乡乌镇参加的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李思远也是激动不已。“这次是6道编程实操题,我完成了5道,其中有一道题是改画笔的颜色,我一直改不了。”他分析说,可能他将画笔的颜色设为固定值了。最终,他在这次大赛中荣获图形化编程挑战赛小学组二等奖。
李思远动情地说:“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总决赛中,近万名中小学生选手同台竞技,能从这么多选手中胜出,我很自豪。”
期盼创造出自己的小游戏
现在,李思远已经完成全部图形化编程的课程,又开始学习新的编程语言——Python。
“编程需要耐心和细心,一个字母打错或字母的大小写没区分,电脑就会报错。”李思远告诉记者,有一次,他编程绘一个三角形,把应该大写的字母弄成了小写字母,电脑运行时报了错。老师检查了一遍他编写的程序,发现了问题。等他将该大写的字母改过来,再一运行那个程序,就成功画出了三角形。
“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各种指令和程序的执行顺序,我体会到了学无止境;在一场场比赛中,我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些都是我学习的动力。”他直言,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
李思远期盼能通过编程创造出自己的小游戏,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