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真
23岁的李浩宇,6岁就开始学习绘画,大二时就独立接单从事墙绘工作。虽然今年刚从沧州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毕业,但已有3年“工龄”的他,完成了上百幅墙绘作品。
“看到墙绘作品被大家夸赞,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特别有成就感。”李浩宇打心眼里喜欢这份工作。
1
“想做好墙绘,就得不断丰富各种技能”
刚上大学不久,李浩宇就开始接触墙绘工作。“当时跟着师哥外出做墙绘,没有任何经验,只能打打下手,从涂色、勾边开始做起,边学边干。”
李浩宇告诉记者,在墙上画画和在纸上作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墙上画画意味着一些细节都将被放大,因此绘制过程要更加精细,也更考验绘画者的耐心和功底。
“除此之外,在纸上画画一目了然,可在墙上画画就只能看到局部。绘画者除了具备一定美术基础的同时,对空间布局的把握也尤为重要。”李浩宇说。
刚开始的时候,李浩宇连调色都掌握不好,颜色深浅上总有出入,遇到在墙上画直线的情况,他总会为难地挠头。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李浩宇的笔触开始慢慢熟练起来。
他在墙绘的过程中,愈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说为了做好墙绘,需要掌握油画、国画技巧,需要练习楷体、隶书等字体。”李浩宇说,虽然自己是美术专业毕业的,但想精进墙绘这门手艺,还得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行。
“时下流行浮雕画,这类作品更加立体逼真,我现在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学习浮雕画工艺,丰富自己的技能。”
2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累并快乐着”
今年大学毕业后,李浩宇顺利入职了市区一所高中担任美术老师。结果只教了一天课,他就果断辞职了。
“父母愿意我有一个‘铁饭碗’,可是我自己不喜欢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墙绘工作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我是真心喜欢在墙上画画的感觉。”李浩宇说。
接到墙绘订单后,李浩宇每天早出晚归。尽管十分疲惫,李浩宇却觉得异常充实和快乐。
李浩宇告诉记者,墙绘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没有想象中的文艺范。每次的绘制工作,需要花费几天、十几天,甚至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完成。“站在高高的墙壁前,举着刷子全神贯注,一画就是一整天,非常考验绘画者的意志力和体力。”
有一次,因为时间紧、任务急,李浩宇连续画了14个小时。等到完成的那一刻,他感觉整个人都累得虚脱了。
室外墙绘一般以楼房或者文化墙为主,跟室内墙绘比起来,受天气的影响更大。“夏天烈日炎炎,热得汗流浃背;冬天冷风肆虐,手指头都冻僵了,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
墙绘工作经常站在高处,稍不留神就会有危险。李浩宇曾亲眼看到同伴站在第4层的脚手架上作业,因没站稳而摔了下来。幸好同伴最后挂在了2层脚手架上面,没有出现事故。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李浩宇还是有些后怕。
3
“墙绘作品被夸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随着经验的慢慢积累,李浩宇在墙绘领域逐渐有了名气,笔下的“画布”也越来越大。
去年10月份,李浩宇接到了一笔“大单”,孟村回族自治县高寨镇高寨村为了改善村容村貌,想要在全村一处近400平方米的墙面上绘制壁画。当时受疫情的影响,李浩宇的搭档只有一个。而且这也是他第一次接到美丽乡村墙绘项目。
洗笔、调色、勾线、绘图……每天早晨7点,李浩宇就开始在村里的文化墙前忙个不停。那时,他和搭档自己做饭,在一户村民的房子里一住就是两个月。
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美丽乡村风貌,他和搭档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产业特色,进行墙绘创作。“我们了解到不少村民都在养殖牛羊,就专门画了这些动物,让作品更接地气。”李浩宇说,作画时经常有村民在旁边围观夸赞。“当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感觉很有成就感。”
早在2021年初,李浩宇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借助当时学校搭建的自助创业平台,他结合学校的特色风景以及学院风格,设计了一系列师范学院主题的印章、笔记本、钥匙扣、帆布包等文创产品。
“目前我的工作室有3名员工,除了承接墙绘业务,还开发文创产品,以及承接一些跟设计相关的工作。”谈起未来,李浩宇满怀期待。“我还年轻,只要能吃苦、肯奋斗,一定能在墙绘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绘制出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