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
第15版:15

华韵溢彩惊岁月

传统服饰制作技艺:

姚福随

姚福随(左)和儿子王力男

旗袍

盘扣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赵方圆 摄影报道

传统服饰制作技艺

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是工艺讲究、工序复杂、做工精良的手工制衣技艺。 2020年,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行走在河间市城垣西路上的人们,经常能看到转角处一个复古风格的服装店,里面展示着各式各样做工精良、美轮美奂的旗袍。

一个气质温婉、身着旗袍的女士,沉浸在传统服饰制作之中。她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让传统旗袍重现瑰丽与精湛。她就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姚福随。

也就是她,将一丝一锦交织出的绸缎,通过一针一线,流转成经典服饰美,使穿上这些旗袍的女士,散发出或华丽、或温婉的女性魅力。

“一简一繁”显智慧

一楼展厅内是服饰与艺术的不期而遇。有的线条简洁、风格优雅,有的绚丽多彩、雍容华贵,一件件旗袍让华丽布料与精致刺绣散发出迷人的醇香。

“我设计的每一件旗袍,都是一整块布料、一剪子裁成的,连肩袖,不用收省,采用刮浆、打口水线、推、归、拔、烫的工艺,在一块平面的布上塑造出人体完美的体型曲线。”姚福随说,“这种裁剪工艺制作的旗袍,上身后,胳膊朝上伸直或者随意摆动,都很方便。”

虽说穿着起来简单方便,但是传统服饰制作手工技艺却极其讲究,非常耗时,工序细分近200道,制作一件传统服饰需要近1个月的时间。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了姚福随无数日夜地推敲与研究,不仅采纳了民国时期服装打板的特点,又融合了手工制作的精细。

可以说,姚福随制作旗袍的过程,彰显了中国人“一简一繁”的智慧。

今年57岁的姚福随,童年的玩具便是母亲杨国香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她的外祖母李秀荣、曾外祖母赵兰花都是当地有名的裁缝。

清末民初,姚福随的家族同大众一样还处于摸索期,传统服饰宽松肥大。但发展至上个世纪30年代,这个被称为旗袍的黄金时代,她们家族的旗袍大为出彩,曳地旗袍至今还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款式。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服饰热度曾衰减过一段时间,这时的传统服饰技艺的传人便同时做起了唐装与中式服装,采用了同样的制作工艺。自国潮兴起至今,传统服饰便如日中天,不仅有着不同风格的旗袍、袄裙,也有着新式唐装、古法大褂。

“一件好的传统服饰可以百年不变形、不过时。”姚福随说,“我的目标就是做可以流传百年的服饰,如同流传百年的工艺。”

一把老尺传家风

在姚福随的家中,珍藏着一把黝黑的略带小黄点儿的木尺。她拿起这把木尺,小心翼翼地用布将它擦拭干净。

“小时候,我娘就以手巧出名。看着一块块看似零碎的布料,娘就拿着这把老黑尺仔细地量,精心地剪,密密地缝,这样,一件件样式好看、结实耐用的衣服就做成了。”姚福随说。

后来姚福随才知道,这是太姥姥曾用过的一把老尺。太姥姥经常用它给人们裁衣服,后来就把它传给了自己的女儿。

“姥姥又把裁衣服手艺传给了娘,这把老黑尺又成了娘的嫁妆。娘说‘你姥姥把尺子传给我,是觉着我勤劳、懂事,这把黑尺和上面的小黄点,就是人们常说的乌木金星。这么多年,它还是那么平直。我把尺子传给你,以后不光学手艺,还要为人正直,不做坑人骗人的事’。”姚福随说,“这么多年,娘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一如那把老黑尺珍藏在身边。”

传承至今,姚福随制作的服装不仅设计好、工艺精,对材料也是高要求。她采用的面料均是天然的,有百分百的桑蚕丝、香云纱、花罗、纯棉等,沿边料也是同样面料,而且都是用小麦面粉刮浆,没有一点化学成分。

姚福随在复刻古法的同时,不断激发新的创作灵感,不拘泥于限定的格式。“对于很多职场女性来说,一件合身且方便活动的旗袍才是首选。为此,我们陆续选用了弹性较大的面料,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绫罗绸缎。”姚福随说。

款式方面,姚福随将中式的缝制工艺与西式的版型结合,创造出很大的“惊喜”。比如,用在荷叶边、西装领上,作用很是突出。她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研制的服饰,在市场上获得良好反响。

坚守技艺绽芳华

由于多种原因,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曾一度面临濒危失传的困境,而作为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姚福随几十年如一日为研究、保护、传承和弘扬这一技艺作着努力。

非遗要代代守护、薪火相传,又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多年来,姚福随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通过改进工艺、更新面料、中西结合等一系列方法,使传统服饰重新焕发活力。

她还义务教授了许多喜欢服装制作的人,细心传授那些繁琐的制作工序。

“每年,我们都会免费开设旗袍技艺班,如盘扣课、编手链课等,无偿传授旗袍技艺知识,吸引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保护中来。现在,已经有几百名女性可以熟练掌握盘扣、手工扦边等技艺。”姚福随说。

目前,姚福随旗袍模特协会也发展壮大,通过曲线的方式,让人们感受非遗文化,体验非遗魅力。姚福随旗袍模特协会里近500人是中坚力量,她曾多次带队在北京等地举办服装展演,向人们介绍传统服装的设计细节。她设计的服装不仅在本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吸引了省外、国外友人前来观赏订购。

现在,姚福随制作的旗袍不仅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还深得外国女性的青睐,带着中国女性特有的典雅气质,从乡间走向了世界。

让她欣慰的是,30多年来,她培养了众多的裁剪技术人才,使这一手艺得到了传承。尤其是她的儿子王力男,在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和姚福随一起制作传统服饰。

现在,王力男已经是服装独立设计师,并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他的设计制作风格古朴,做工精细,无不体现出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当代青年设计师的智慧和审美。

在与传统服饰相伴的多年里,姚福随始终满怀热爱和责任感。她说,自己是一名手艺人,也是“守艺人”,她的手艺,在坚守中传承,在守候中绽放……

2023-12-14 传统服饰制作技艺: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12027.html 1 华韵溢彩惊岁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