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解放路小学晚报小记者来到石家庄航空科普实践教育基地,只见一架架飞机停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跑道上,浅灰色的水泥地和五颜六色的飞机相互映衬,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参加了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体验“减速伞”、发射“水火箭”、迫降演练、组装模型……在欢笑声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航空知识。
在这次研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飞机文化长廊”。在这里,我了解了在我国服役过的各类飞机,也了解了中国航天航空发展的历程。
“武直-10”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种专业武装直升机;“运-20”是一架多用途运输飞机,机长41米,翼展45米;“蛟龙-600”,是两栖型飞机,可以在水中停靠,用于森林救火或水上救援……我注意到,无论是国防还是经济发展,无论是运输还是救援抢险,我们都能看到飞机的身影。
一张张精彩的照片和一串串鲜活的数字,彰显着中国航空航天科技的日新月异;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和一段段充满力量的文字,讲述着一代代中国人对天空的梦想与探索。
宇宙,星辰,天河,苍穹。从嫦娥奔月的凄美,到万户飞天的失败,再到国产大飞机C919的交付使用……一个个古人的幻想,正在前辈们的努力下一点点变成现实,这是中国航天人创造的奇迹,也是全体中国人民所创造的奇迹。这次研学活动,我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