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时志敏)12月8日,运河区临海路小学邀请大嫚·匠心花馍的张杨老师到校,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具一格的课。活动中,张杨将非遗文化融入课堂,教育引导学生走进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
花饽饽制作工艺精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寄托着“蒸蒸日上”“福寿安康”“锦绣前程”等美好愿景。课程伊始,张杨给学生们介绍了花饽饽的形状、用途、历史,之后呈现了花饽饽多彩的颜色来源,展示其制作工具,讲解制作的具体工艺和流程(上图)。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一指尖艺术,看着栩栩如生的“胡萝卜”“锦鲤”“烧烤”等,临海路的学生们目光炯炯,聚精会神。听完讲解,早就跃跃欲试的他们纷纷拿起面团,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开始制作。
在张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分成小组,用可爱的小手专心致志地捏、搓、揉、掀,将各色面团变成苹果、福袋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作品。
瞧,学生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乐在其中,都被非遗文化——花饽饽的魅力深深吸引,兴高采烈地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
热气腾腾的面花一出锅就香气扑鼻,学生们还把可口的面花分享给了老师们。漂亮的外观,暄软的口感……学生们精心制作的面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学生们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还让他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