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老井,不知是何年、何人开掘,静静地“躺”在村子的正中间。古老的村庄,如同一位安详的老祖母,而这口老井是她手中的纺车,在岁月里吱呀作响。
村里人都叫它四面井。井口是用四块厚石板围起来的,或许这就是它名字的来历。石板上还刻着一些花鸟和人物,具体讲述的是什么已不可考证。虽说是一口井,更确切地说其实是一股涌上地面的山泉水。据说这股泉水来自村后面的大山里,旱天不干、雨天不溢。
村里人用石板把它围起来,又用鹅卵石修筑了3个依次放低的水池子,分别用作蓄水取水、洗菜做饭和淘洗衣物之用。村里的人们一辈又一辈,都约定成俗地依序取用井水。
这口古井,用它日夜不息的流水,滋润着村里的每一寸土地,映照着来到井口的每一张笑脸,流淌着经年累月的一件件往事。
我走到老井旁边,那里早已围了七八个正在洗菜、洗衣服的女人。几个池子不大,女人们挨在一起,手中忙着活,嘴里还不停地说笑着。张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李家的姑娘准备出嫁了,村头老王家的儿子外出打工了……井口边上待几分钟,村里的新鲜事就都知道了。
还有几个顽皮的孩子,绕着井边跑。一个孩子玩累了,就趴在蓄水池边,小脑袋凑近水面,直接喝几口水,再起身继续去追小伙伴。我看着有趣,也凑近了离井口最近的那个蓄水池,细细观看起来。
水池面积也就一平方米,水清见底。里面水浅,大约不到半米深,池底有一层细沙。仔细一看,在池水的一角,竟然还有几条柳叶般的小鱼,静静地待着,似乎在水中打盹。搅动池水,它们才不慌不忙地游到另一边去。
看着井水清澈,我忍不住学着刚才那个孩子捧起水来喝。顿时,一股清凉甘甜顺喉而下,似乎五脏六腑都通透了,我又接连捧水喝下。旁边一位老妇人见了,忍不住笑道:“小伙子,你是外地来的吧?咱村里这四面井的水,老甜哩。”
我听了一愣。是啊,自从出生就不在这里,只是从父辈那里偶尔听说了一些家乡的故事,自己其实早已成了外乡人。我只能略带尴尬,连连点头说:“是啊,这水比商场里卖的矿泉水都好喝。”
闲聊起来我才知道,如今村里很多人家已经不用到井边取水了。大家在这个水池下面接了长长的管道,直接通到自己家里。每天拧开水龙头,就能喝到纯天然的山泉水。平常洗菜、洗衣服,大家还是习惯性地聚到井边来,一边聊天一边干活。说一说家长里短,交流一下情感,到了饭点再各自散去,也是生活中的趣事。
四面井的水悠悠流淌,村子里乡情依然浓烈。嬉闹的孩子们长大了,振翅飞出了小山村。村里老人们住的房子翻新了,土路也变成了柏油路。唯有这山、这水、这人,还和从前一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