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第10版:10

让古老文物“活起来”

本报评论员 牛健存

唐代玉狮“笑哈哈”,错金豹镇挺“孤独”……近日,由沧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创作的8个馆藏文物表情包“新鲜出炉”。主创人员通过观察每件文物的特征,配以诙谐活泼的文字做成表情包,以年轻化的形式,让古老的文物“活起来”。

(据10月24日《沧州晚报》4版)

博物馆里的文物,给人的感觉是严肃、庄重的。大家会觉得,文物都是养在“高阁深闺”的珍贵文化遗产,让人触不可及。而表情包则是在网络社交时代,人们自我呈现的语言表达符号,属于流行文化。这两者看上去似乎没有太大关联。

然而,在沧州博物馆有这样一群青年文博人,他们在挖掘文物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时,将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结合,使严肃文物和活泼表情包相遇。

他们将憨态可掬的唐代玉石狮配以“每天笑哈哈”制成表情包,将汉代错金豹镇演绎成一个“孤独落寞”的背影表情包,而汉代鎏金嵌贝龟被设计成“微微一笑,内心骄傲”表情包……他们这一创意之举,让尘封的历史穿越千年,变得鲜活生动、可亲可近。

表情包是当今一种不可忽视的网络文化。文博人将文物通过二次创作,配上趣味性的文字,以表情包的方式呈现出来,其目的肯定不止于表情包本身,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去激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文物是静态的,表情包是动态的。让静态的文物通过新技术“动”起来,寓教于乐,更容易让文物走进生活,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人们在微信聊天中使用这些文物表情包,不仅能戳中“萌点”,还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焕新魅力,进而来理解和感悟文物本身所代表的历史底蕴、审美价值和文化特色。这不失为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文化浸润。

惹人喜爱的文物表情包让我们看到,文物的生命在于融入大众生活中和日常烟火气里。把文物请到网络上,为人们所用、所喜爱,让现代创意与历史文明亲密互动,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具体表达方式。

2023-10-31 本报评论员 牛健存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7741.html 1 让古老文物“活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