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岩 本报记者 张楠 摄影报道
有人认为没必要,有人嫌麻烦,有人在观望……我市在主城区集中为犬只办理养犬登记、年检手续近4个月以来,仅有600余只犬“领”证。自10月1日起,我市公安机关开始对未按规定给爱犬办证的养犬居民进行处罚——
近日,记者在沧州市公安局治巡支队获悉,截至10月30日,我市共有600余只犬依法依规办理了犬牌、犬证,约占主城区犬只总数的10%。
目前,我市公安机关已经开始对未按规定为犬只办理登记的养犬居民进行处罚。
办证近4个月
仅600余只犬“领”证
据了解,今年以来,沧州市公安局加大对违法养犬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宣传引导。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接到各类涉犬报警、投诉同比下降3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沧州市养犬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方便养犬居民办理养犬登记、年检手续,助推我市养犬管理工作规范化、正规化,确保养犬管理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沧州市公安局、沧州市农业农村局在主城区将30家宠物医院、诊所打造成“一站式养犬免疫、登记服务点”,确保疫苗接种、芯片植入、犬证办理、犬只上牌,可一次性完成。
自7月3日起,我市主城区开始集中为犬只登记办证。至10月30日,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主城区部分养犬居民通过线上、线下登记申请,并前往“一站式养犬免疫、登记服务点”缴费办理相关业务,为爱犬领取了犬牌、犬证。
据了解,我市主城区30家“一站式养犬免疫、登记服务点”都能为犬只上牌提供服务,但人们积极为犬只办牌、办证的火爆场面并未出现。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只有600余只犬完成了疫苗接种等,并依法依规获得了犬牌、犬证。
养犬居民反应不一
有的嫌麻烦,有的在观望
近日,针对养犬登记难这一问题,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居民。大部分家中没有饲养犬只的居民表示,他们所在的小区有不少居民都养了宠物犬,小区里经常能见到宠物犬的踪影。一部分养犬居民素质很高,带犬出门都给爱犬拴好狗绳,还带着铲子等。但是,有一些居民对犬只过于溺爱,任由犬只在小区电梯里、路上、绿地里撒欢,乱拉乱尿。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居民都躲得远远的。他们认为,养犬登记是必须的,这样做不仅可以对养犬居民有所约束,还方便在发生犬只伤人事件后追责。
10月27日,记者先后前往市区御河新城小区、朝阳小区、鑫泰花园小区、万泰丽景小区采访。在小区里,记者先后遇到30余只正被主人带着玩耍的宠物犬。这些宠物犬中,戴着犬牌的只有三四只。
一位已给爱犬办理犬牌、犬证的居民表示,在听说要给犬只登记办证后,他们觉得政府用这种方式对养犬行为进行约束非常好,很快就为爱犬办理了“身份证”。
其间,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未给犬只登记办证的居民。年逾七旬的张大妈家里养了一只泰迪犬。她表示,她和家人知道养狗需要办证的事。家里其他人上班很忙,她自己年纪大了出行不便,因此没去给爱犬办证。
市民李某养了一只金毛犬。她说,她平时很注意文明养犬。在听说主城区要求集中办理犬牌、犬证后,她就想去办。一问周围养犬的居民几乎都没去办,她就抱着观望的态度决定再等等。
张大妈和李某的回答同样也是很多养犬居民的心声。据了解,一些养犬的居民知道养犬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但他们都认为自己家的狗不会违规。
记者随后来到市区同仁宠物医院和庞博宠物医院了解养犬登记情况。这两家宠物医院都是“一站式养犬免疫、登记服务点”。在同仁宠物医院,院长岳占召告诉记者,同仁宠物医院目前已为46只宠物犬办理了犬牌、犬证。庞博宠物医院负责人赵洁告诉记者,庞博宠物医院已为34只宠物犬办理了犬牌、犬证。
岳占召认为,养犬居民可以分为几部分。一部分养犬居民自身素质高、文明意识强,认可相关管理政策,主动为爱犬办理犬牌、犬证。一部分养犬居民想给犬只办证,但看到身边很多养犬人没办,也没有受到任何约束,决定再等等看。一部分居民认为自己可以管好爱犬,从心里拒绝给犬只办证。还有少数养犬居民认为,给犬只植入芯片会危害犬只健康,因此不愿给犬只办证。
尚有5000余只无证犬
公安机关开始处罚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主城区犬只数量约6000只,目前依法依规办理犬牌、犬证的约占总数的10%,仍有很大一部分养犬居民未对此事提起重视。”沧州市公安局治巡支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10月1日起,对养犬未按规定办理登记的居民,公安机关已开始依照《沧州市养犬管理办法》予以处罚。
10月20日,沧州市公安局新华分局南大街派出所民警在辖区某小区巡逻时,发现居民张某饲养的犬只没有办理犬牌、犬证,遂依照《沧州市养犬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对其作出罚款500元的处罚;近日,沧州市公安局运河分局西环派出所民警在辖区某小区发现一只没有办理犬牌、犬证的犬只后,对养犬居民作出处罚……
针对主城区的犬只,沧州市公安局治巡支队实行网格化管理,将主城区细划为293个单元网格,由各公安分局、派出所、民警三级包联,将责任具体到岗、细化到人。
同时,治巡支队还汇聚群防群治力量,大力推广文明养犬社会化治理。他们组织发动社区工作者、物业管理人员、网格员、保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到文明养犬工作中来,形成公安机关主导、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各方力量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电子芯片比小米粒还小
不会危害犬只健康
“凡是依法依规办理犬牌、犬证的犬只都会在颈部被植入电子芯片,主要是为了便于管理。”沧州市公安局治巡支队有关负责人说,为犬只植入电子芯片,可以进一步规范我市养犬管理秩序。
以前,出现犬只伤人事件时,公安机关往往很难找到犬只的主人。还有的养犬居民为逃避责任,矢口否认“肇事”犬只是自己饲养的,给案件办理造成很大困难。很多人被犬只咬伤、抓伤后,只能自认倒霉。现在,犬只颈部皮下被植入了电子芯片,被赋予了唯一的“电子身份号码”,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通过手持设备就能读取电子芯片信息。这不仅为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帮助,还能对养犬者随意遗弃犬只的行为进行约束。
“电子芯片比小米粒还要小,植入快捷、安全,并不会危害犬只健康。”岳占召说,很多养犬者养犬知识较为匮乏,认为植入电子芯片会对爱犬健康造成伤害,这是一种误解。
记者在同仁宠物医院看到,在给犬只植入电子芯片前,医生首先要反复核对犬只信息,还要检查犬只是否健康,验证电子芯片内信息与犬只信息是否一致。随后,医生以针剂注射的方式将电子芯片植入犬只后颈部,整个植入过程仅用几十秒就能完成。
据了解,为犬只植入电子芯片是国际国内的通行做法,也是落实狂犬病强制免疫制度,实施可追溯管理的重要手段。
警方提醒:
养犬要守法依规
民警提醒:按照《沧州市养犬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养犬应当缴纳管理服务费,严管区内每只犬第一年登记费为400元,以后每年年检费为100元;一户限养一犬;盲人饲养导盲犬的,肢体重残人士饲养扶助犬的,60周岁以上无配偶、无子女的孤寡老人养犬的,免缴养犬管理服务费。非营利性组织收养流浪犬、无主犬只的,收养期间免缴养犬管理服务费。
另外,养犬人应当遵循依法、文明、科学养犬理念。养犬是居民的合法权利,同时居民也需遵守相应的法律义务和社会公德。如,养犬要登记、办理犬证、犬只上牌、芯片植入、年检、注射狂犬病疫苗;饲养合法犬种,不随意遗弃犬只;外出遛犬拴束犬链,注意避让老人、孕妇、残疾人和儿童;及时清理犬只粪便,维护公共卫生;及时制止犬只吠叫,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