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刚接单就让我额外加50元。”前不久,广东汕头的李琪与好友在某网约车平台上打车,从学校打车前往高铁站,等待半小时后一名司机接了订单,平台显示价格为26元。很快,司机打来电话要求加价,如果不接受可取消本次订单。
对于司机的无理要求,李琪断然拒绝,无奈只能取消订单重新打车。“网约车司机乱收费,谁来监管?平台要不要担责?”李琪发出疑问。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像李琪这样,在网约车平台打车出行,却被司机要求收取额外费用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是上车前司机特意打来电话要求加价,有的是上车后司机提出要返程费、车费补贴等,还有司机私自多平台接单拼车的情况。
受访专家认为,网约车司机不合理接单、收费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同时也表明网约车平台存在监管漏洞,有义务对消费者遭遇的不公平待遇承担相应责任。
过多收取乘客高速费
“上车后,司机告诉我要承担来回的高速费!”广东省东莞市的云哲去年2月在某网约车平台上打车从潮汕高铁站返回学校,途中,司机称目的地较为偏远,难以接到返回其住所地的订单,要求云哲支付来回高速费共计18元。
“之前打车时,都只需要支付单程9元的高速费。”云哲对此很诧异,司机在接单时也未告知需要支付返程高速费,但司机称必须支付完费用才能下车,担心出事端,她只好付钱了事。
无独有偶。北京市朝阳区居民陈晨也遇到过被网约车司机多收甚至提前收取高速费的情况。
今年8月,陈晨在网约车平台上预约第二天凌晨5点半前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车,司机接单后打电话通知她需要额外支付30元高速费,否则自行取消订单。考虑到行李太多且出发时间较早,陈晨只好应下。
记者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以“网约车、高速费”等为关键词检索发现,有数百条消费者投诉案例。
“在未知具体费用的情况下,司机不可以提前收费,其多收乘客高速费的行为系违法行为。”江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杜乐其说,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网约车司机应按照统一的计程计价方式确定价格,在确定价格后,按照规定的方式收取乘客车费,不按规定方式收取或多收取费用的行为系违法行为,应予以行政罚款。
司机将平台订单
“转私单”
今年国庆假期,广东汕头的黄珊与好友一同从学校外出到商场吃饭,返程时在某网约车平台打车,价格为42元。司机接单后在平台联系黄珊:“80元,走不走?”黄珊感到很惊讶,询问司机为何加价?对方给出的理由是本次行程的路程过远,返回途中肯定为空车,所以需要黄珊支付回程费用。
“不走你就取消订单。”司机的无理要求以及强硬态度,让黄珊很是不满,她取消订单后重新打车。
杜乐其认为,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车辆需要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该类型车辆只能在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不得通过未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络服务平台提供运营服务。“因此,若脱离网约车平台,则其从事的就不属于合法网约车经营活动,而可能涉嫌非法客运。”
他进一步提出,对于消费者而言,若将平台订单转为私人接单,其合法权益将难以得到保障,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能面临拒赔以及无法获得足额赔偿的风险。
乘客上车发现
“被拼车”
在一些网约车平台上,设置了“拼车”选项,消费者可以在下单时自行选择是否与他人拼车,即当两名乘客路线相近时,平台会安排两人乘坐同一车辆,这种情况下价格会便宜不少。
而有受访者反映,在未选“拼车”的情况下,上车后竟发现车上还有其他同行乘客。原来,网约车司机通过多平台接单,在同一线路上同时搭载不同平台下单的多名乘客。
湖南常宁的范希就遇到过多次网约车司机在多平台接单拼车的情况。“我在平台上明明选的是‘独享’,比‘拼车’贵了十几元,可我上车后发现车上已经坐了3名乘客。”范希当即提出质疑,对方态度蛮横,称“现在哪有‘独享’”!
行程结束后,范希在平台上联系客服,客服处理态度敷衍,称“车上的乘客可能只是司机的亲友,这是顺风车常有的情况”。
记者在多个平台搜索发现,有不少网友发文表示自己遇上了司机私自多平台接单拼车的情况,甚至有许多相关的词条,如“永远拼车的网约车司机”。
在杜乐其看来,上述情况中,一方面,消费者未预约拼车,而驾驶员接单,那么驾驶员应按约定提供相应的“独享”服务;另一方面,若驾驶员存在其他接单情况需要搭载多名乘客,应当事先征得约车人的同意。因此,驾驶员这种多平台接单,变相让不知情乘客被迫拼车的行为,属于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的违约行为。
平台须承担相应责任
为何会大量出现网约车司机不合理接单、收费行为?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重要原因在于网约车市场饱和的大环境下,司机的实际收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网约车司机可能会抱着冒险和侥幸的心理,做出上述违约、违法行为;同时,网约车平台存在监管漏洞,给网约车司机留出了违规运营的操作空间。
关于如何治理防范网约车不合理接单、收费行为,杜乐其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建议:应当强化源头管控,规范平台企业资质的经营许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打击非法营运,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跟踪服务,约谈警示,对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督促立即整改;联合其他监管部门持续在客运站、高速收费站、服务区、学校等客流集散地常态化开展执法行动。
“乘客也要在遵守社会道德的前提下,理性选择服务,合理评价服务,减少纠纷发生,保障安全出行。当乘客遇到驾驶员多平台接单,导致自己专车变拼车,可以拒绝上车,并向平台投诉;如果是上车之后才发现问题,可以要求司机扣减相关费用,或保留相关证据,如订单凭证、拼车的证据等,用于事后举报维权。”杜乐其说。(文中受访的乘客均为化名)
据《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