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晓彤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电影院发现,有一家影院在黄金时间实行了分区售票的方式,分为全区、普通区和“C位”三个区,其中“C位”比全区贵2元钱。其他影院虽标注了最佳观影区、加价区等,但价格没有增加。
看电影坐“C位”
需要多花2元
前几天,市民刘先生与朋友相约一起看电影。为了抢占最佳观影位置,刘先生提前一天就打开了电影购票软件。按照以往的习惯,刘先生认为选座位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结果打开电影选座界面后,刘先生却发现市区一家电影院采取了分区售票的形式,不同区域电影票价格不同。
“我要看的这部电影售票分为3个区,每个区价格不一样。观影位置越好价格越贵。我选择了最佳观影区的座位,要比普通的贵2元。”刘先生说。
市民李女士在影院观影时发现同一场次的电影,分为两种票价,特价区需37元,而黄金区域的票价为38元,特价区的位置位于影院前两排和两端。李女士观影时发现,影片开场后,由于到场人数不多,黄金区域还有不少位置。也就是说,买了特价票也可以坐在没有售出票的黄金座位上。“我发现这也是一个省钱的技巧,只要早早买下特价票,如果观影人少,开场后想坐哪都可以。”李女士说。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市民看法不一
记者通过购票平台发现,我市多家影院虽然标注了最佳观影区、加价区等,但价格没有增加,依然采取“先来后到”的方式进行售票。市区黄河路一家影院在黄金时间实行了分区售票的方式,分为全区、普通区和“C位”三个区,其中“C位”比全区贵2元钱。
针对此现象,记者采访了十多位市民。市民王先生表示,他之前在北京等城市看电影时,遇到过影院分区售票的情况,当时同一场次不同座位的票价相差了10元。“特价区早就抢光了,只能去买贵的,其实现在影院的观影体验都不错,在哪个位置看都差不多。”王先生说,他不希望沧州也慢慢变成这样的情况。
市民吴女士比较支持这种分区售票的形式。“之前我买电影票下单较晚,花一样的钱,却不能挑好位置。出现价格区分后,提前选座的人就会把贵的空出来,这样愿意花钱买‘好座位’的人就算晚一些下单,也能选到最佳观影位。”吴女士表示,有些黄金区域是按摩椅,跟随剧情还会震动,体验感很好。她对分区售票较为接受。
商家应履行
告知义务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河北通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涂卫波。涂卫波表示,影院与消费者的法律关系,主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
涂卫波说,对影院的分区定价售票行为,如作为经营者的影院已通过合理的方式向消费者履行了告知义务,保障了消费者的权利,那么就无可厚非,诸如一些演唱会、体育赛事、商业展台也是这种营销模式。如果商家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则可能会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