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
第10版:10

关爱特殊孩子,传递温暖与力量

本报评论员 杜 丽

在沧州,有一家专门帮助孤独症孩子的公益机构——星月社,他们每周举办兴趣班。一些老师了解情况后也来到兴趣班,免费教孩子们学习特长,给他们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让这些“星孩”过上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据10月16日《沧州晚报》4版)

“星星的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人交流存在障碍,学习技能更是困难重重。助力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勇气、耐心和爱心。赵建明、杨晨东、李思云、孙悦怡等老师,在了解到“星星的孩子”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帮助后,他们没有犹豫,勇敢地伸出援手,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助力”。

为了给孩子们上课,有的老师停掉了原本收费的课程,有的老师被孩子抓伤,还有的老师线上、线下同时上课……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星星的孩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为他们的家庭送去了温暖和力量。

在我们的社会中,还有许多特殊的孩子,他们或是孤残儿童,或是无人抚养的身处困境的儿童。让他们享受到特别的关爱,不仅仅是民生大事,也考验着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品德修养。把关爱送给特殊的孩子,向困境中的他们伸出援手,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

把关爱送给特殊的孩子,既要保持常态化的行动与不懈付出,又要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愿意接受帮助。帮助特殊儿童,既不能昙花一现,也不能虎头蛇尾,必须坚持常态化,持之以恒地把爱传递下去,就像老师们助力“星孩”成长一样。关爱特殊的孩子,要走心用情,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在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中切实为特殊群体解决实际困难。

我们相信,用爱心传递的温暖与力量,会给特殊孩子的家庭带去激励与希望,也会让“困境中的花朵”向阳而生,尽情绽放。

2023-10-24 本报评论员 杜 丽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7074.html 1 关爱特殊孩子,传递温暖与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