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秋时节,菜市场、超市里到处都是板栗的身影。所谓“无栗不成秋”,确实如此。那种独特的香味引得人们争相购买。对于板栗的诱惑,我想没有人能够抵抗。
小时候,我的老家有一片板栗林。一到板栗成熟的时候,林子便成了我们快乐的天堂。林子里,地上铺着一层半青半黄的叶子。秋日的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地上,显得十分斑驳,像是吹皱的池水。
我和小伙伴们可是无心看美景,而是仔细地在落叶里寻找掉落的板栗。板栗还没有完全成熟,大人们都在田里干活,只有我们在林子里瞎转悠。不过,可别小看我们。我们拣板栗还是颇有经验的。
我们看树上哪个方向的板栗壳有裂的,便在这个位置的下方找,一准能找到。运气好的话,还会有随风掉下来板栗砸在脚跟前。还有就是看树下的地势,如果有斜坡,我们就在斜坡的下端翻找,一般也能有所收获。
拣板栗的方法各种各样,大家各展神通,最后都会把衣裤的口袋装得满满的。伴着天边的彩霞,我们蹦蹦跳跳地回家。“夜来风急声,栗落知多少”,第二天,板栗林又是我们的天下。
我一进院子,便把板栗掏出来放在水盆里,洗净之后用篮子端到厨房。做板栗,可是母亲的拿手绝活。无论是炒、煮、蒸,还是做成菜,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难以罢口。就拿蒸板栗来说。母亲先把每个板栗都浅浅地切一刀,然后放在锅里蒸。当然,这烧火的事自然就归我了。
我只管添柴,把火烧旺就是了。母亲则去张罗喂鸡、喂猪去了。不一会儿,热气从锅盖的边沿冒了出来,屋子里弥漫着迷人的板栗香。母亲忙完回来,板栗也蒸熟了。母亲把板栗盛在竹篓里,这样凉得更快一些。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颗,两手交替着换来换去,嘴里还不停地朝它吹气。母亲连忙说:“当心,别烫到手,不要急,等凉了你再吃。”
如果这就是母亲做板栗的绝活,那你肯定要失望了。既然是绝活,肯定没有这么简单。第二天,母亲会把蒸好的板栗放在竹匾里晒。晚上收起来,放在锅里重新蒸。第三天,母亲再把板栗晒一天,晚上放在锅里再蒸。第四天晒后才算正式做好。如此三蒸三晒之后,板栗不仅味道香醇,而且柔糯松软,让人口齿留香,久久回味。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眼前又是栗子飘香的时候。如果秋天有味道,那味道一定是栗子味。而洇染在栗子里的乡愁,也一定是母亲的温暖和无忧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