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
第04版:04

化妆品小样因简易的包装和低廉的价格“圈粉”了不少年轻人,但有人使用后过敏,有人觉得气味不对——

你被“小样”薅过吗?

本报记者 李婉秋 摄影报道

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小样

近日,家住运河区的“90”后女士小李,在微信小程序下单了一款知名品牌的粉底液小样。谁知,小李用过这款粉底液后脸上起了痘痘。

用了“小样”

脸上起了痘痘

“某某香水小样9.9元、神仙水套装小样8元、某某散粉小样12元,还有更多小样,在群里都能薅到……”前不久,小李打开某短视频平台时,屏幕弹出这样一条广告,号称加入美妆小样微信群,就能帮你省不少钱。

看到如此实惠的化妆品价格,小李动了心。她按照视频中的添加方式,进入了这个美妆小样微信群。不一会儿,群主在群里发了不少美妆小样的购买链接以及购买方式。

小李发现,群主发布的“小样”价格都比正装便宜很多。一开始小李对这些廉价的“小样”是否为正品半信半疑。看着群里不少人下单,她便买了一款知名品牌的粉底液小样。

“这款粉底液正装30毫升,专柜售价550元,而群里这款‘小样’5毫升才30元。”小李告诉记者,她觉得买“小样”很划算。

几天后,小李终于收到了她心心念念的粉底液小样。她用过后发现,这款粉底液黏糊糊,使用感和妆效都不好。连续用了3天,她的脸上长了痘痘。

小李这才发现这支粉底液小样上全部是英文,连生产日期都没有。随后,她来到运河区一家商场买了这款粉底液正装后发现,使用感和她买的“小样”完全不同。小李怀疑自己买的“小样”是假的。

“小样”便捷实惠

分装过程存隐患

“便宜又携带方便,试用成本低,我很喜欢买‘小样’。”王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小规格的化妆品给了她试用大牌的机会。梳妆台上一排排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表明她是一名“小样”爱好者。

为避免买到假货,王女士只在代购或者自己购物过的网店购买。购买前,她会对这家网店做很多功课。即使这样谨慎的“小样经验者”,也避免不了“踩雷”。一个月前,她在微信朋友圈中买的某知名品牌的气垫霜小样,使用后发现效果并不好。

王女士上网查询如何辨别真伪,发现自己买的气垫霜和官方售卖的“小样”无论在外观还是内部均有多处不同。当王女士表示怀疑并要求卖家退货时,卖家以王女士已经使用,并影响二次销售为由不予退货。

此外,化妆品正装的分装销售,也在“小样经济”中异军突起。“戴着手套、镊子、电子秤、酒精”等工具将正装眼影、粉饼、粉底液等美妆产品分装到各种小盒子里、小瓶子里便分装完毕。许多商家会在商品详情中播放这样一段视频,以此展示商品的安全性。

但是这样分装后的商品真的安全吗?

运河区的李女士将她刚拿到手的眼影小样向商家申请了退货退款。因为这款眼影小样是在同款眼影正装中分装出来的一小部分,并装在一个小塑料盒中,不仅气味极其刺鼻,盒子上也没有任何商品信息。李女士在专柜买过这个品牌的眼影,所以,她觉得这个所谓的“小样”十有八九是假货。

“小样”有市场

辨别真假成难题

随后,记者加入了几个微信小样群发现,每天群主会发各种知名品牌的护肤品、化妆品小样。每个群的人数均在300人以上,但是商品的购买方式不尽相同。有的群主发布的商品链接是通过微信小程序购买,有的商品则是通过某网购平台购买。

记者注意到,这些小样销量不低。知名品牌化妆品的“小样”更是需要拼手速。

记者在不同的美妆群分别买了香水、口红等,然而它们的质量大多很差。比如,口红的外壳很粗糙,颜色很浅。当记者询问客服,化妆品小样是哪里发货时,对方竟称是代工厂生产发货。

香水的气味有些刺鼻,粉底液的质地也不好,记者就此问题询问客服,对方只敷衍道,支持专柜验货,商品保真。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商家面对买家的质疑,往往会回复“支持专柜验货”,而“小样”很难验货,因为专柜的工作人员没有验货条件和技术,大多数也不愿意为其验货。有的商家还会以不同国家版本产品略有不同来忽悠买家。

此外,一些消费者在购买“小样”前没有用过正品,除非在使用中出现了明显不适,不然很难辨别真假。由于美妆小样价格低廉,即便买到假货,一些人嫌麻烦一般也不退货。

“小样”生产量少

只作为“非卖品”赠送

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输入关键词“化妆品小样”, 售卖“小样”的直播间和视频广告,以及微信公众号比比皆是。粉丝在十万人以上的博主有很多。不少博主的商品橱窗中有多个商品月销量上千。其中,卖家有各种国内外知名美妆小样,有的“小样”外包装上写着“非卖品”,有的则没有标注,但销量破万的“小样”从何而来,是不是真品呢?

记者询问市区知名品牌专柜的工作人员得知,“小样”只作为赠品赠送前来购买商品的顾客,不会拿来出售,且商家给专柜“小样”的数量有限。

“品牌方并不会大量生产“小样”。“小样”作为一种副产品,生产试用的数量远远低于正装的数量。”一位多年从事代购的卖家说,行业内有不少专门售卖美妆小样的卖家,大量的“小样”让他也十分不解。正常来说,“小样”只是赠送买家的物品,且赠送数量并不多。“小样”的销量过万,存在售假的可能。

另外,有些“小样”标志不全有过期的可能,还有一些“小样”因为包装密封欠佳,存在被污染的可能,消费者购买“小样”需要谨慎。

2023-10-19 本报记者 李婉秋 摄影报道 化妆品小样因简易的包装和低廉的价格“圈粉”了不少年轻人,但有人使用后过敏,有人觉得气味不对——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6672.html 1 你被“小样”薅过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