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傍晚,沧南监狱服刑人员徐梦来格外期盼太阳早点落山,期待夜幕降临。这天晚上是他和姐姐通电话的时间,他有一肚子的话要和亲人倾诉。
在监狱民警的帮助下,徐梦来找回了家,找到了母亲和姐姐。他十分珍惜这失而复得的亲情,珍惜每一次和家人通话的机会。
最大的心结
35岁的徐梦来是吉林省松原人,现在河北省沧南监狱服刑改造。
在监狱民警看来,徐梦来是一名“三无”服刑人员:无会见、无汇款、无通信。今年年初,当徐梦来对监区长王全超说出“希望寻找母亲和家人”的想法时,王全超才知道徐梦来的特殊身世。
徐梦来告诉王全超,父亲在他入狱前已经去世,家中还有母亲和3个姐姐。因为他在外沾染恶习,姐姐们让母亲和他断了联系,还告诉他,他是抱养过来的,并非父母亲生。自己是抱养的?徐梦来将信将疑。
10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徐梦来。在他的记忆中,儿时,母亲和3个姐姐一直对他很好。特别是母亲,对他十分偏爱,自己怎么会是抱养的呢?
“弄清自己的身世,找到母亲”是徐梦来入狱10多年来埋藏在心底最大的心结。
为了更好地帮助徐梦来改造,民警决定帮他打开这个心结。
唯一的线索只有徐梦来提供的三姐徐雪瑶(化名)的电话。王全超拨打后发现,这个电话号码已经更换机主,仅有的线索也就此中断。
徐梦来的家庭情况复杂,家庭成员信息模糊,民警该如何帮他寻找呢?
与家人失联
在民警面前,徐梦来说出了自己的故事。10多岁时,他的大姐、二姐相继出嫁,三姐也随朋友在外打工。母亲因家庭琐事和父亲感情破裂,便带着徐梦来到松原市区打工。母亲在松原租房住下后,找到一份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无人陪伴的徐梦来常和比自己大几岁的房东儿子一起玩。
一天,房东儿子撺掇徐梦来一起去玩。于是,徐梦来第一次从床底下拿了300元钱。这钱是母亲一个月的工资。
到了晚上,徐梦来把钱花完了就回来了。看到孩子回家,正在焦急寻找的母亲抱着他失声痛哭。贪玩的徐梦来并没有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担心,反而因为没有受到母亲的惩罚而沾沾自喜。
后来,徐梦来发展到去外面偷钱。母亲觉得管不了儿子,一年后,在办理离婚手续时,放弃了徐梦来的抚养权,把他送回到父亲身边。父亲忙于打工,也无暇照顾他。
他结识了几名年龄相仿的流浪少年,并和他们一起扒火车去了衡水,彻底过上了流浪街头的日子,没钱了就去偷。
14岁时,徐梦来被当地民警抓住,送进少管所,教养了两年。
在少管所的两年中,管教民警不仅教会了徐梦来很多做人的道理,在他出狱后,还为他介绍了一份可以自食其力的工作。
拿到第一笔工资后,徐梦来打算回老家松原,寻找他日夜思念的母亲,并将他的现状告诉母亲,希望母亲可以原谅他。
徐梦来先找到了二姐,询问母亲的下落。二姐告诉他:“你是抱来的孩子。母亲已经改嫁,别去打扰她了。”
徐梦来猜想,二姐一定是想打消自己寻找母亲的念头,才故意编造这个谎言。
没有见到母亲的徐梦来回到衡水,回到了他曾经流浪的地方。他又开始和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厮混在一起,直到2009年被抓。
徐梦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押入沧南监狱服刑改造。
民警多方寻找
徐梦来入狱初期,沧南监狱民警通过对他进行专业心理评估和谈话发现,常年流浪在外、无亲人看管的他沾染了许多恶习,他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给徐梦来看病,监狱民警专门从医院请来大夫为徐梦来诊治。
民警的用心付出,让多年流浪的徐梦来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身体痊愈后的徐梦来走上了日常改造的正轨。
少年流浪,徐梦来仅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沧南监狱教育改造科对他进行了扫盲教育。两年时间,徐梦来先后参加了教育改造科组织的脱盲班、初小班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了他对监狱、社会和家庭的认知。
河北省沧南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张荣说:“针对像徐梦来这样的文化程度低、社会恶习深的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科开展扫盲教育的同时,还会加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希望他们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悟出一些人生道理。这可能也是徐梦来入狱10多年后,寻亲想法越来越强烈的原因。”
让民警们欣慰的是,服刑10多年来,徐梦来十分珍惜监狱给他创造的学习和表现的机会,目前已经考取了初级电工证书。
因为在狱中表现优秀,徐梦来连续多年被评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并获得了三次减刑的奖励。
细心的民警发现,在获得第三次减刑机会时,徐梦来并没有像其他服刑人员那样开心。
原来,徐梦来最大的心结是想寻找失联多年的母亲。
监狱民警获知徐梦来的真实想法后,开始帮助他寻找亲人。在徐梦来提供给民警的唯一线索中断后,教育改造科民警和徐梦来所在的监区民警一起,利用休息时间多次去往沧州市公安局户籍处、刑事技术研究所、DNA数据中心查找相关信息,并向吉林省长春市公安、民政等部门发出协查函,进一步核实徐梦来家属的社会关系和联系方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达半年的寻找,民警们终于找到了徐梦来三姐的电话,并联系上了他的母亲。
母子狱中重逢
2023年6月12日,民警驱车1000多公里,赶到徐梦来母亲现在居住的城市长春市,见到了徐梦来的母亲及大姐和二姐。
得知民警们的来意后,徐梦来的二姐告诉民警,当年把年幼的徐梦来和妈妈分开实属无奈。
徐妈妈更是道出了当年的苦衷:“虽然儿子是抱养的,但我们一直把他视为亲生儿子。正因为有这种特殊的养育关系存在,在面对孩子的管教问题时经常左右为难。”
与徐梦来失联后,家人也十分担心和想念他,并试图寻找他的下落,但都以失败告终。
为了缓解徐梦来母亲对儿子的想念,让她了解徐梦来的现状,民警特意为她播放了徐梦来在狱中的录像。
“妈,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面对镜头,徐梦来长跪不起,“我也想有个家,想和别的孩子一样,有妈妈管我,但是我没有了。我知道错了,希望妈妈能原谅我。等我出去以后,我要把你接到身边,孝敬你。”
视频中,徐梦来一声声道歉和呼喊,激起了徐梦来母亲对这个养育了12年的儿子心底里的思念和牵挂。
6月15日上午,民警带着徐梦来的妈妈和两个姐姐来到沧州,促成了这对母子时隔20多年的会面。
“妈,儿子错了。”见到母亲,徐梦来难以控制自己压抑许久的情绪,一见面,就跪了下来。母子两人抱头痛哭,两个姐姐在旁边搀也搀不起来,最终,四人哭成一团,用泪水尽情地宣泄思念之情。
情绪慢慢平静的徐梦来,几经犹豫后,还是向母亲问出了自己埋藏在心底的疑问:“我到底是不是抱养的?”
“我一直拿你当亲儿子。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改了就好!”徐妈妈轻轻抚着儿子的头,仿佛他还是那个10岁的男孩。
确定了自己真实身世的徐梦来,一时难平心中的波澜。徐妈妈朴实的几句话让徐梦来从内心深处更加感恩母亲对他的养育之恩,感谢她儿时给予自己视如己出的爱。
徐梦来动情地告诉母亲和姐姐们,自己出狱后,希望回到她们身边,回到有他幸福回忆的地方。他要脚踏实地挣钱,给母亲养老送终。
会见快要结束的时候,民警为徐梦来送来了妈妈提前为他准备好的生日蛋糕。
戴上生日帽,徐梦来忍不住红了眼圈,对着母亲再次跪了下去。
吹完生日蜡烛,他收到了母亲最真挚的祝福:“儿子,好好改造,妈妈等你回家。以后年年给你过生日。”
望着家人远去的背影,徐梦来跪下又重重磕了一个头。他在心中暗暗发誓:要痛改前非。
与家人分别后,徐梦来又郑重地感谢民警。此刻的徐梦来知道,这10多年来,如果没有民警对他的谆谆教诲,没有民警不辞辛劳牺牲休息时间为他寻找家人,就没有他和家人关系的缓和之日。他发誓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