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少点位的?”“这几条是我挑出来最好的,基本没什么瑕疵。”在某家有1000多人观看的珍珠直播间内,主播只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便完成了一笔4680元的订单。而在该名消费者挑选珍珠时,直播间内还有至少七八人在排队,主播需要一一记下ID才不至于弄错顺序。
曾经被视为“妈妈款”的珍珠这两年开始被年轻群体追捧,价格一路疯涨的背景下,“抢珍珠”继“黄金热”后成为新浪潮。
海水、淡水珍珠价格
齐涨一倍
尽管“年年涨”是不少珠宝的常态,但今年珍珠的涨幅让不少商家也直呼“太离谱”。
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统计,202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市场规模约7190亿元,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其中,珍珠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央视财经报道,在浙江诸暨规模最大的国际珠宝城看到,每个柜台前都是人头攒动,到处都是排队代购的年轻人。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场的客流量同比上涨四成,很多产品都出现了断货的情况,商家们的关门时间也从傍晚延迟到了深夜。
家住杭州临平梅堰的郑女士是位珍珠爱好者。5年前,她刚入坑珠宝,在一家老店买了一串Akoya(海水珍珠的一个品种)8.5毫米-9毫米,花珠品质的珍珠,当时价格是7500元。郑女士平时不戴首饰,这串项链就一直放在首饰盒里“吃灰”。没想到5年后听到珍珠涨价的消息,她再去同一家店比对价格。同品质、同规格的Akoya珍珠,都要卖1.5万元以上,价格翻了一倍不止。
随着海水珍珠价格水涨船高,近期淡水珍珠也应声齐涨。
“因为海水珍珠涨了近1倍-1.5倍,不少人选择买淡水珍珠替代,结果淡水珍珠也开始疯涨,现在涨得比海水珍珠还多。”经常出没珍珠直播间的小岑(化名)表示:“一条淡水无核珍珠一个月前还是4000元,现在涨到了6000元,直播间主播还说在诸暨的拿货价要7500元。”
除高品质珍珠价格大涨外,低端珍珠的价格也乘上了“火箭”。
从事淡水珍珠批发的李丽(化名)告诉记者,自己经常给一些珍珠卖家供货。“前不久原本打算不干了,所以清过一次仓,结果发现当初的卖出价已经买不起现在的珍珠了。”
“去年批发价50元-60元的小米珠项链,现在进货要100多元。”她说。
消费者为何愈涨愈买?
珍珠涨幅为何如此“夸张”?
从事珠宝直播的赵莹(化名)认为,珍珠整体涨价是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国内珍珠养殖规模缩减是淡水珍珠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
“以前很多珍珠养殖户会大量投喂肥料,污染水体。为保护生态环境,一些地区陆续开始对珍珠养殖进行限制和规范,养珠户的数量下降,导致整体成本上升。”她说。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淡水珍珠生产国,有“中国珍珠之都”之称的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拥有全球最大的淡水珍珠交易市场,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3%,全中国淡水珍珠总产量的80%。不过伴随一批不符合生态标准的养殖场被关停,珍珠产量也随之下降。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中国珍珠产量为120万公斤,到2020年下降到100万公斤,2021年为80万公斤。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消费者对珍珠的需求逐年上升。
“近年来,明星屡屡戴珍珠出镜,不少人开始争相购买明星同款。以前大众觉得上了年纪的人才佩戴珍珠,但现在发现珍珠尤其是巴洛克珍珠(异形珍珠)也可以戴出时尚感。”赵莹说。
另一方面,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也进一步激发人们对珍珠的购买欲。不少消费者担心海水珍珠品质会受到影响,开始提前购买珍珠的计划。而在海水珍珠价格大涨后,寻求“平替”的消费者最终也助推了淡水珍珠走热。
小卢(化名)向记者表示,自己已观望了很久珍珠市场,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自己终于决定买几条珍珠项链“囤着”。“为保险起见,就怕以后想买的时候买不了了。”她开玩笑说道,“在社交软件上私信了专卖珍珠的卖家,结果回复得很慢,可能现在的珍珠不愁卖。”
浙江珍珠行业协会曾在文章中指出,据中国珠宝行业发展报告的数据,中国和日本占海水珍珠总产量的95%以上。而日本盛产的Akoya珍珠也是极具代表性的高品质海水珍珠,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记者注意到,如今不少珍珠商家表示自己手中的海水珍珠还是去年的囤货。而谈及日本排海的影响,不少珍珠商家表示尚不清楚:“具体什么情况还不知道,但未来应该会对消费者购买造成影响。”
“真火”还是“泡沫”?
在众多消费者抢购珍珠的同时,也有人选择了观望,甚至是“泼冷水”。
“实在是太贵了,随缘买吧。”小岑表示,自己已放弃购买大珠链,转而蹲守价格合适的对珠精品。
在赵莹看来,尽管如今珍珠大热,但自己仍不看好珍珠的长期走势。“说到底,珍珠是有机宝石,有大量成熟的养殖户,属于可再生资源。目前珍珠的价格已经涨到脱离实际了,还是建议理性消费。”
她向记者表示,与红蓝宝等彩宝相比,珍珠养护较为麻烦,一些珍珠佩戴久了光泽会变差,白色珍珠甚至会泛黄,因此在二手市场上的流通性较差。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珍珠价格难以降回几年前的价格,但未来可能会有小幅度的上下调整。“等需求减少的时候,泡沫就结束了。”
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