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上,有一支会场服务的“零零后”团队,很吸引人们的眼球。他们严谨认真的态度,大胆创新的勇气,激情澎湃的魅力,令人耳目一新。硬是把一场场竞技激烈的体育赛事,渲染成了一次次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人文主义情怀的盛会。他们特有的青春气息,充盈到了赛场的各个角落。让人感觉到,原来严肃紧张的体育竞技,可以这样搞。青春的气息,竟有如此的穿透力、亲和力和把控力。年轻的一代,竟如此地让人放心。这支年轻团队所代表的新生代,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人类的希望。
青春,自带魅力,自带创新。一个青春的国家,青春的民族,才有希望。暮气沉沉,会越走越慢,越滑越远。社会的机构是由多元化年龄段组成,年轻一代只是其中一个维度。然而青春的拥有,不仅仅只是年轻一代的专利。中老年人,只要有一颗青春的心,也能焕发出青春的蓬勃,活出青春的模样。有了青春的心,老年群体也会总是走在生活的前沿。没有青春的心,年轻人也会老气横秋,颓废躺平。
在信息、科技、思想都迅猛发展的当下,如果没有一颗青春的心,没有和时代共振同频的意识和行为,就会是一个被社会所抛弃的人,出门旅行困难,购物消费受阻,缺少探索的勇气、降低了生活的质量,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甚至会因为与时代的格格不入,而不敢说话,不会做事了。
缺少了青春的思维,人的格局都会变得越来越小。前不久,一位朋友向我诉说了他的烦恼。他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想到外地大城市去闯一闯,干一番事业。他担心孩子离开身边,不再回来。担心孩子在外面混得不好,影响生活质量。他已经在家里给孩子买好了房,找到了工作,对年轻人放着舒适的日子不过,非得去漂泊,十分不理解。以致和孩子产生了矛盾,进入冷战状态。我一时无言以对。从他那被岁月磨没了棱角但却自以为是的眼神里,我看到的只有暮气的晦涩,没有青春的光泽。我很庆幸,他的孩子没有被他的深暗暮色所覆盖,而是像一道旭日的阳光一样勇敢地冲出去,去照亮一片属于自己的青春的天地。没有囿于他的因失去青春思维而产生的安逸、舒适乃至自私的所谓成熟之中,而是以青春的动力去释放自我,去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位朋友自认为是代沟的原因,造成了和孩子的想法不同。
塞缪尔说:青春无关时间,无关容貌,而是一种奔流不息的生命力。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所谓少年,可以理解为是拥有青春之心的人的泛指。一个永远拥有青春之心的人,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