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武汉的一位老人凌晨时分突然大量呕血,被紧急送医,医生发现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原因是睡前进食的一把花生“磨”破了脆弱不堪的血管。
老人突然吐血
老人的女儿告诉接诊医生,79岁的母亲患有糖尿病和肝硬化,当天夜里,母亲起来上厕所,半天没回房间。她察觉不对劲儿,开灯一看,发现地上都是血,妈妈嘴角也都是血,吓得她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
医生检查发现,老人处于重度贫血状态,立即将其送进重症监护室,给予抑酸、护胃、输血、补液等对症治疗后,紧急请来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郑亚萍会诊。
医生进一步询问家属得知,老人肝硬化已经8年,5年前脾脏增大,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减少,一年前曾接受过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有2型糖尿病病史20年,平时没有定期监测血糖。
郑亚萍高度怀疑引起老人呕血的主要原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随后的胃镜检查证实了她的猜测:食管和胃底曲张静脉共有三处破口形成血栓头。郑亚萍为老人实施了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将破口堵住。
睡前一把花生惹祸
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吐血呢?医生反复追问,老人想起,当天睡前她吃了一把花生。“这正是诱发出血的罪魁祸首。”武汉市普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方向明分析认为,肝硬化病人因肝内血流通路受阻,导致大量的血液不得不改道,造成流经的食管和胃底的静脉扩张、变粗而突起。曲张的静脉管壁较薄,最怕坚硬的食物摩擦,老人平时喜欢吃花生、饼干等质地坚硬的食物,当粗糙的食物与曲张的静脉摩擦时,极易使静脉破裂,引发消化道大出血。
肝硬化患者慎吃干硬热烫食物
医生指出,患者如已进入肝硬化阶段,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如发现食管胃静脉曲张,可以进行内镜下预防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非常隐匿,且难以根治,如已反复多次消化道出血,必须定期、规律复查胃镜,及时进行内镜下治疗,以降低消化道大出血风险。
肝硬化病人在饮食上要尽量选择质地较软和清淡饮食,少吃玉米、红薯等粗粮,进食时细嚼慢咽,禁食坚硬、细嚼后仍然会存留小硬渣的食物。一旦出现呕血、黑便、头昏、心慌、乏力、出冷汗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据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