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
第11版:11

他们种的蔬菜,有啥不一般

从屡屡碰壁到得心应手,南大港产业园区的刘华君与东建伟摸索着进行土培有机种植,慢慢实现了从“种植小白” 到“新农人”身份的转变——

刘华君正在收割黄豆苗。

本报记者 田真 摄影报道

近日,记者来到了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南大港产业园区扣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走进棚室,一眼便看到了室内的一条条小菜畦里整齐地生长着绿油油的黄豆苗,十分喜人。

这里的土培有机种植,只需要土、水、细沙、种子即可,不用施肥,也无需喷洒农药,完全自然生长。

带上一袋土两桶水

专门送到外地试种

早在种植前,刘华君和东建伟就曾多次去外地考察学习。他们了解到,有机苗类绿色健康、营养丰富,符合消费者的健康理念,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除此之外,有机苗类的生长周期短、占地少、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

两人拿定主意后,马上行动起来。“最开始考虑到的就是我们本地的土壤和水到底行不行,这是有机种植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刘华君说,当他去外地考察的时候,技术人员一听说来自南大港,就劝他放弃。毕竟临近渤海,这边大部分都是盐碱地,根本无法开展有机种植。

“好在我们南大港扣村这边是沙性土壤,透气性强,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种植的葡萄、羊角脆、西红柿、大葱等,口感好、品质棒,在市场上一直都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把希望寄托在这儿。”为此,刘华君专门挖了一袋扣村的土,还灌了两桶当地的水,一起送到了石家庄的一家农业种植基地。

没过多久,基地技术人员就用来自南大港扣村的水土,成功地培育出了各种有机苗类。这让刘华君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刘华君的老家是南大港产业园区严家房子村,偶尔也会有人问起,为什么不把培育大棚建在自家村子,不仅离家近,还不用再额外流转土地,能节省不少成本。

“主要还是土壤的问题,扣村的土可以满足有机种植的条件,否则我俩可能还要考虑如何解决土质的问题。”刘华君说。

培育初期屡屡碰壁

种苗一畦畦地扔掉

培育有机苗得泡种、平地、撒土、播种、盖网、铺沙子等,成本并不高,听起来也不复杂,可每个环节包含很多小细节,真正操作起来没那么容易。如果哪个细节没有注意到,就会功亏一篑。

43岁的刘华君之前一直在商场从事管理工作,对种地的事儿是一窍不通,一切都得从零学起。

刘华君给记者拿出了一个笔记本,上面写满了笔记,主要记录育苗过程和方法,还着重标记出了各种注意事项。

“就拿培育的第一步‘泡种’来说,不同种类的苗种‘泡种’时间都不一样。比如黄豆种的泡发时间要分两次,一般播种的前两天下午,用常温的水先泡发半个小时,转过天来从下午5点左右再泡发到第二天早上5点,二次泡发不超过12个小时;豌豆苗的种子需要浸泡24小时;葵花苗的种子则要浸泡48小时。单是泡种这个环节,如果控制不好,种苗就不容易成活。”

“你看,我们用的土,都需要提前筛选一遍。如果有大土块没挑选出来,等到浇水的时候,就容易水分过量,导致苗直接淹死了。”说着,刘华君抓起一把筛选完的细土展示给记者看。

刘华君还介绍道,这些苗特别“娇弱”,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9摄氏度到25摄氏度。因此需要根据每天的天气、气温、湿度和光照,及时地把大棚上面的棉被盖上或者拉开,通风口也要随时调整。

培育初期,刘华君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很多苗一畦畦地扔掉。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待在棚里,时刻观察种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补救。

“我遇到过好几次突发情况,本来苗长得好好的,可上面的豆瓣变成了黄色或者红色。”刘华君赶紧向技术人员请教,才得知是铺在种子上面的细沙变干导致的烫伤。

用心培育有机苗

家门口就能挣钱

刘华君说,这些有机苗类富含钙、磷、镁等各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生长周期一般在5天到15天。温度越高,苗生长得越快,长到10厘米到15厘米就可以收割了。除了夏天因为大棚温度过高,不利于生长以外,其他时候都能种植。

刘华君告诉记者,这些苗菜的产量还是挺高的,以黄豆苗为例,一个菜畦一次可以收获90公斤,如果每次播种5个菜畦,一亩地总共有40个菜畦,那么充分利用起来轮流播种,一个月大概就能收13500公斤的苗菜。

“育苗最大的秘诀就是根据温度、湿度、光照等情况,随时调整种植方法,只要用心多观察,肯定能做好。”刘华君说,下一步他打算把土培有机种植技术推广给附近的农户,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我们的苗菜在供给商超以及附近公司食堂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宽销路,比如与食品加工企业洽谈合作,用苗菜做饺子,开展食品深加工。”刘华君坚信,依托土培有机种植,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宽。

2023-10-10 从屡屡碰壁到得心应手,南大港产业园区的刘华君与东建伟摸索着进行土培有机种植,慢慢实现了从“种植小白” 到“新农人”身份的转变——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5793.html 1 他们种的蔬菜,有啥不一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