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时节,蚊子苍蝇尚未蛰伏,另外一种小虫又出来捣乱。大家千万注意,不能像对待其他蚊虫一样拍打,否则,它将会在我们皮肤上留下痛苦的印记。
贸然拍打,会导致皮炎
隐翅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的总称,俗称“影子虫”“青腰虫”等,因其鞘翅很短,后翅又经常缩在前翅之下不易被人观察而得名,是鞘翅目第一大科,种类多,分布广,主要是靠捕食蚜虫等农林害虫为生,传统分布于南方城市,近年来在北方的城市也陆续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隐翅虫都带毒素,只有毒隐翅虫亚科的隐翅虫才会携带毒素。
正是因隐翅虫体液的强酸性,如果我们贸然拍打或手捻按,就会导致皮肤接触毒液出现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的皮损表现
隐翅虫不咬人,人们患隐翅虫皮炎是因皮肤接触到了隐翅虫体内的强酸性毒液。每年的夏末秋初是隐翅虫皮炎的高发季节,临床表现为皮肤损伤,常发生于露出部位。搔抓或拍死压碎隐翅虫后,毒液释放,在接触部位出现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瘙痒,渐有灼热疼痛感。
随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后发展为脓疱或呈灰褐色坏死,灼痛明显。在皮疹周围可出现鲜红色丘疹或水疱,搔抓后出现糜烂面。1周—2周后脱痂而愈,留有色素沉着或浅瘢痕。皮疹广泛时可有发热、头疼、恶心、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如果不慎碰到隐翅虫体液腐蚀皮肤,也不要过于恐慌,可立即用碱性的肥皂、香皂等清冼,以中和毒素,减轻炎症反应。不要挠抓患处,以免引起伤口破溃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说明病因。
户外要做好个人防护
夏末秋初的雨后是隐翅虫活跃的时期,它们一般出现在潮湿的草地,和其他蚊虫一样,隐翅虫有趋光性,夜间会向灯光处飞行。
如果我们的门窗、纱窗未紧闭或有破损,就可能有隐翅虫侵入室内。如有隐翅虫落在皮肤上,不要用手拍打、揉搓,切记要轻轻吹掉或用其他物品将它弄掉。
到户外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使用含有避蚊胺等驱虫成分的驱蚊产品,尽量避免雨后、清晨黄昏时前往草丛、稻田、菜园等处。及时清除房屋四周的杂物、杂草,让隐翅虫无孳生场所和栖息地。不在室内堆放废旧物品,保持室内整洁。
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