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8日
第14版:14

心理弹性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有书子不语

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就像一根弹簧,你如果不给它施压,它就会一辈子岿然不动。但如果你不断地压缩它,它就会跃然跳动。有了压力,才会有弹性,而有弹性的人生,才是自然和进步的人生。”

泥沙俱下的生活下,我们要像弹簧一样,内心保留一点弹性,才能扛住生活的重压。

心有弹性,能屈能伸

古人云:“过刚则折,过柔则靡。”想要屹立不倒,唯有刚柔相济,才能百折不挠。

“平生几度有颜开,不令欢笑但余哀。”这是叶嘉莹先生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的是苦难,少的是欢乐。

面对生活给予的困难,她预留了足够的弹性空间去容纳。17岁时,遇到战争,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出门在外,杳无音信。身为家中的老大,她勇敢地肩负起照顾弟弟的重担,同时继续着自己的学业。夹缝中求生存,熬到大学毕业,找一个爱她的人结婚,却不曾想丈夫根本靠不住。不仅没有给她一个安稳的家,还犯错被捕入狱。没办法,自己只能带着刚出生几个月的女儿,寄居友人家里的小客厅里。

深夜看着怀中幼女,独自流泪;白天振作精神,走上讲堂,教书授业。有时为了多挣一点钱,她需要在多个学校之间多次地辗转颠簸。面对生活诸多变故,叶嘉莹选择挺起自己瘦弱的身躯,独自撑起这个家庭。与生活的种种不幸握手言和,愈挫愈勇,把所有经历变成阅历,丰盈自己的生命。

叶嘉莹先生的心犹如蒲草,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她在自己热爱的诗词里,修得一颗平常心,一生坎坷,也终归平静。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行走这世间,能顺遂一生的人,不过是心宽似海,有弹性空间。

心有弹性,触底反弹

弹簧的弹性空间,给了它一个缓冲点,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不至于被轻易摧毁。人也是如此,心有弹性,伸缩自如,保持本性不会变。

弹簧被压到最低处时,便会借力反弹,再次回到人生的最高处。人也是如此,内心保有弹性的人,是压不跨,打不倒的。

内心有了反弹力的人,即便命运把他推到谷底,他也有绝地反击的勇气。在绝境中寻找出路,挫折也是转折,危机变成转机。没有人会一直待在谷底,除非你自己放弃。

心有韧性,犹如心里放了一根弹簧:伸缩自如,百折不断。容纳所有不幸,抵抗外来压力。即便跌入谷底,也能反弹向上,重新来过。

心有弹性,转换心境

弹簧可以靠着自身的弹力,自由变换形状,适应能力极强,所以,用途很多。世事无常,我们唯有超强适应力,才能心随境转,应对各种困境。

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一位大师,几十年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人们问他秘诀时,他的回答令人回味:“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惟一能移动山的办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同样的道理,当人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那就改变自己。改变不了现状,便改变自己的心境。

我们不能事事顺心,便只能事事适应。在顺境中,保持低调,不迷失自我;在逆境中,调整心态,不自我否定。

心无弹性的人,经不起风吹草动,不能开创自己的人生。而心理弹性好的人,则什么日子都能过,且能活出生命的光彩。

心有弹性,自我修复

弹簧的弹性,就像我们的人生承重。 弹簧若超出承重就会被拉直变形,唯有舍弃一些包袱,才能自我修复,恢复原貌。

喜忧参半的生活,总是充满变数。心有弹性的人,不论遭遇多少伤痛,都能自我疗愈,让伤口愈合。

奥黛丽·赫本说:“人,最重要的是,有能力自我恢复,自我复活,自我解救,自我救赎。永远不要指望任何人。”

具有复原力的人,总能临危不乱,并且迅速平复内心的焦躁不安,从容地面对现实,灵活应对。

人生的这场马拉松,似乎看不到终点在哪里。我们能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往前跑。这一路,并肩同行的人很少,你能靠的只有自己。而唯一能够让自己走得更远,走得更久,并且走到最后的,靠的是你的心力,也就是所谓的“心理弹性”。

2023-09-28 ■有书子不语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5254.html 1 心理弹性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