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我们水月寺小学晚报小记者参观了沧州市非遗传习所。
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赵国才老师制作的孔雀标本。听了赵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孔雀的羽毛有蓝、绿和白等几种颜色,白孔雀是变异而来,十分少见。
接下来,我们了解了金属工艺品景泰蓝,它的制作过程尤为复杂,据说当时景泰蓝是皇室专用,普通百姓家根本没有。
我以为这些就够令人震撼了,没想到后面的参观更是让人目瞪口呆。
铁皮焊接技艺、竹刻技艺、手工制香技艺、刻纸技艺……这些非遗技艺令我惊叹人类的智慧。
我最感兴趣的是动物标本的制作。赵国才老师说,那些动物标本是用真的动物制作而成的。一开始,我还半信半疑,直到了解了制作标本的过程才深信不疑。比如,制作蝴蝶标本,首先要把提前准备好的蝴蝶翅膀打开,再捏住其腹部整理触角,然后把蝴蝶的上翅和下翅分开并固定在一块板上,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晾干了。
通过这次小记者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本报小记者(水月寺小学5年级4班) 郑佳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