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人”眼中,不管患者病情多么复杂和危急,他们只有一个信念:生命不能被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全力相救。
2022年12月底的一天,沧州市人民医院本部院区重症医学科接到沧州某县医院打来的电话,有一位重症患者急需转院抢救。
“当急救车将患者送到医院时,患者的面色已经变得紫绀,呼吸非常困难。”当时接诊的沧州市人民医院本部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杨丽丽说。
这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合并酮症酸中毒,同时又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
患者立即被送入重症医学科病房。“经过医生检查发现,患者的双肺已经90%变白,就是我们常说的‘白肺’,并且脉氧非常低,情况危急。”在杨丽丽的指导下,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抢救,上呼吸机、俯卧位通气、肺保护通气,同时给予抗病毒、抗炎等药物治疗。
患者的病情并未缓和,“如果能采用ECMO进行辅助治疗,患者病情极大可能会出现转机。”在杨丽丽看来,这名患者刚50岁,放弃治疗太可惜。她几次找到患者家属沟通,但患者家庭对ECMO较为高昂的治疗费用也无力承担,决定放弃治疗。
“再坚持几天,就算不用ECMO,我们还可以再想想其他办法,患者还年轻,别轻易就放弃治疗。”杨丽丽苦口婆心地劝慰着患者家属。但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患者家属就准备让患者出院回家。
当时正在查房的杨丽丽听护士说患者家属放弃治疗,情急之下立即跑出病房拦住要走的车。“再给我3天时间好吗?让我们再拼一次!”看着这位并不高大、说话总是温声细语的重症医学科主任如此坚定和真诚,患者家属被深深感动了,决定继续抢救。
只有3天时间!在患者家庭经济条件承受的范围内,采取什么样的保守治疗,能从“死神”手中拉回患者的生命?科室团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头脑风暴”。
最终确定了治疗方案,“为患者增强氧供给,同时降低氧消耗,打断患者自主呼吸,让身体处于低氧耗、低代谢的状态,然后再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免疫、激素等药物治疗。”3天时间,奇迹出现,患者病情开始逐渐好转。
在经过医生几天的治疗后,患者已经能拔除插管,撤掉呼吸机,不久就转入普通病房。又经过一段时间营养治疗和肺康复锻炼,患者终于出院了。当患者亲自带着锦旗,再次回到医院时,他紧紧握住杨丽丽的手,激动地说:“是沧州市人民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刘琰 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