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读者张先生向记者反映:自己在资讯平台浏览新闻时,发现平台上有软色情小说的推荐信息,小说开头不像色情小说描述的那么直接,但会令人浮想联翩,而继续阅读则需要收费。
“这个资讯平台受众人群很广,我家孩子用的平板电脑上就下载了这个APP。如果接触到这类小说,肯定会造成不良影响。”张先生说,大型资讯平台都出现了软色情小说广告,还存在诱导充值之嫌,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软色情小说
混在新闻资讯中
“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前不久,天津的王先生在某APP上浏览新闻时,看到一则小说信息,题为“这本书太刺激了,一看就是一下午”,还配有“美女图片”。他随手点进去看了一眼,试读内容不堪入目,“像小黄文”。
根据受访者的提示,记者下载多款APP浏览发现,混在资讯、新闻中的小说推介广告确实含有一些软色情内容,但往往都没有直白地展示“性”,而是以令人遐想的场景描写为主,感觉要出现色情情节时就会戛然而止。“可能没有触及任何涉黄的表述,但读者一看就知道写的是什么。”赵先生如是说。
在这些APP上搜索“小说”等关键词,也会触发这类软色情小说的广告推送。此外,记者调查发现,这类软色情小说在一些浏览器、短视频平台、搜索平台上也有其身影。例如,在一款搜索类APP上,记者每划过三四条信息,就会看到这类软色情小说广告弹出。
据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介绍,这种小说广告形式最早出现在未成年人使用的一些平台,随后延伸至各种平台,小说广告通过平台引流、公众号/APP跳转、付费解锁“三部曲”,让用户付费阅读剩余章节。
免费试读背后
暗藏充值套路
受访者说,作为成年人,一看就能明白,这类软色情小说广告,旨在吸引用户点击并付费。
记者看到,在一款搜索类APP上,诸如“彻底上头,内容激情高涨”等小说广告话语比比皆是。一旦点击,就会跳转到小说试读界面,最上方是一张性感女性图片并不断跳动。小说正文只有短短几行字,内容颇具挑逗意味。下方提示:未完待续,篇幅有限,后续内容更加精彩,关注书房阅读原文。
记者根据指引不断点击后,最终进入“××书房”。“内容刺激,平台不让展示,请按下方提示继续阅读。”记者浏览发现,经过一番“辛苦”的操作,里面的内容比小说广告、试读展示的更加露骨,定为色情小说无疑。浏览2章后,系统提示:“支持正版创作,解锁后继续阅读”,下方是不同的充值额度,最小29元,最高199元。
充值金额会兑换为“书币”,读者需要用书币解锁每一章节。虽然有付费解锁渠道,但如果不选择充值,读者无法知道每章价格为多少。
在另一款APP上,记者发现多款软色情小说广告,同样存在充值套路,免费试读一部分后就是付费内容,每章110“书币”,充值金额最低39元,可以兑换3900“书币”。记者随机点开一部小说,全文共有1612章,看完一共需要176660“书币”,折合人民币为1766.6元。
有网络写手告诉记者,这类小说大多是网络写手所写,写手会在开头描写软色情场景,以吸引读者关注并付费阅读,付费后,后续章节有的涉及色情内容,有的并不涉及,就是套路读者,诱导充值消费。
平台应该
审慎审查
记者注意到,这类软色情小说、色情小说,不少为弹窗推送。
受访专家提出,相关部委之前已联合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生态治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四项管理制度。明确了“谁弹窗谁负责”。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艳霞认为,根据《管理规定》“谁弹窗谁负责”,平台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发布广告。在广告发布过程中,平台收取广告主的广告费用,从权责一致的角度看,平台也应当承担一定的监管责任。消费者信赖平台,所以对平台发布的广告也会产生一定的信赖,这也客观要求平台对广告发布负有审查义务。同时,由于受信息不对称、专业能力等的限制,平台对于广告发布应尽“审慎的审查义务”,对广告内容进行必要的适度审查。
“这种‘审慎的审查义务’介于完全的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之间,属于高度的注意义务而非基本的注意义务,即要求平台按照专业人而非普通人的视角审查广告。”张艳霞说。
据《法治日报》